編輯推薦
張恨水幼年讀私塾,6歲入蒙。9歲時偶然機會讀到小說《殘唐演義》,立即入迷,自此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己積攢零錢買書看。10歲回安徽原籍就讀,開始習作律詩及八股文。12歲再去江西,人經館住宿讀書,閱讀各種古典小說,並自配插圖,寫好后,講給弟弟妹妹聽。14歲進學堂,開始接受新教育,依然愛讀小說和詩詞。15歲時,虛報年齡考入南昌甲種農業學校,開始接觸歐美翻譯小說,尤其喜讀林琴南翻譯的小說,並注意對比中外小說的不同及長短。研究了翻譯小說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和風景環境的描寫方法。 本書收錄了張恨水的相關經典文章或片段,主要展現了張恨水的學術歷程或情感操守等。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張恨水的自傳文集。全書結合作者的生平和經歷,精選了其對兒時、寫作生涯和小說創作的回憶性文稿,內容豐富,文筆生動,是「章回體小說大家」張恨水不同人生階段的真實寫照。張恨水的作品俗中藏雅,雅中有趣,雅俗共賞。無論其人物性格塑造,心理描寫,還是情節安排,語言風格,再現了社會現實,並且不僅繼承了章回小說的特點,還吸取了西方小說的一些技巧,總之張恨水的小說通俗但不失優雅,大大地提高了中國通俗文學的水平,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是難得的藝術精品。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1967),原名張心遠,原籍安徽潛山。著名通俗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創作了10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共近4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現代通俗小說文叢》《八十一夢》等。他不僅多產,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他的小說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他的讀者上有鴻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目錄
我做小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