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名士梁九圖 劉曉亮著 97872181608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東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85
商品編號: 97872181608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府名士梁九圖
ISBN:9787218160832
出版社:廣東人民
著編譯者:劉曉亮著
叢書名:佛山歷史文化叢書
頁數:4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7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本書中,劉曉亮通過紮實的文獻閱讀和深厚的文學理論素養,從他的身世經歷、社會交遊、文章著述三個方面,盡最大可能還原了梁九圖的詩文人生。尤其是對其主要著作的梳理,將梁九圖在嶺南文學史的上諸多貢獻,進行了首肯。如《十二石山齋詩話》體現的詩學思想、《嶺表詩傳》對嶺南詩史的建構、《紀風七絕》對竹枝詞文獻的保存,都是前人所未能研究和認可的,用「添補學術空白」來評定並不為過。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吳彌光等十余位時人對梁園的評價,均認為梁九圖是程可則、梁佩蘭等清初諸老的繼承人,雖然其中不乏社交中的溢美之詞,但確實肯定了梁九圖的詩文貢獻。

內容簡介

梁九圖,道光咸豐年間的社會名士、慈善家和詩人,也是嶺南名園梁園的創建者之一。其所作《十二石山齋詩話》,所輯《汾江草廬唱和詩》,所編《紀風七絕》《嶺表詩傳》等,無一不體現了其對傳統詩學的繼承與開拓,展示了其詩歌藝術上獨有的嶺南風采。

作者簡介

劉曉亮,文學博上,廣東開放大學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出版著作《高步瀛歷代文舉要研究》《八代詩匯評》等。在《文獻》《杜甫研究學刊》《國學季刊》《暨南史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從文化名人到名人文化
一、作為文化名人的梁九圖
二、「梁九圖」所內隱的名人文化
第二節 今人所認識的梁九圖
一、歷史文獻中的梁九圖
二、梁九圖的「多面向」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風雅圖景:梁九圖交遊考述
第一節 家族風習:梁九圖與梁氏族人交遊考
一、仲父梁藹如
二、族叔梁日初
三、弟兄輩的梁九章、梁九華、梁邦俊
第二節 志趣熏染:梁九圖與師友輩交遊考
一、梁九圖的老師
二、梁九圖的詩朋
第三節 嶺南風雅又推梁:梁九圖與十二山齋題詠
一、十二石山齋的創建與《十二石山齋圖》
二、十二石山齋題詠概況
三、十二石山齋題詠所建構的風雅圖景
第四節 康樂風流屬此家:梁九圖與汾江草廬唱和
一、汾江草廬概況
二、汾江草廬唱和概況
三、製造「事件」:日常經驗的裝飾與點綴
第二章 文獻傳承:梁九圖著述及刻書考略
第一節 梁九圖著述考略
一、梁九圖著述概況
二、梁九圖的筆記雜著
三、梁九圖編選的詩歌集
四、梁九圖編撰的詩話
第二節 梁九圖刻書考略
一、梁九圖自刻書稿
二、梁九圖為他人所刻書稿
第三章 才高藝絕:梁九圖的詩書畫創作
第一節 梁九圖的詩歌創作
一、道光時期的嶺南詩壇與梁九圖的詩歌創作概況
二、梁九圖的詩歌內容
三、梁九圖的詩歌藝術
四、梁九圖詩歌的價值及影響
第二節 梁九圖的書畫創作
一、梁九圖的書法藝術
二、梁九圖的繪畫藝術
第四章 以書怡情:《紫藤館雜錄》與梁九圖的閱讀生活
第一節 抄撮叢雜:《紫藤館雜錄》的文本性質探析
一、「雜錄」
二、集部與子部
三、《紫藤館雜錄》的內容
第二節 讀書萬卷:《紫藤館雜錄》引書考論
一、《紫藤館雜錄》中明確標識出處的書籍
二、《紫藤館雜錄》中未明確標識出處的書籍
三、《紫藤館雜錄》所內隱的書籍生產與梁九圖的閱讀特點
第三節 小說大道:《紫藤館雜錄》的價值
一、著意好奇
二、表彰忠義
三、貶斥腐朽
四、表達經世看法
五、訂正舊說
第五章 流品得失:《十二石山齋詩話》與梁九圖的詩學思想
第一節 清代嶺南詩話的創作概況
第二節 《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內容體系
一、詩話的內容體系
二、《十二石山齋詩話》的「文體」特點
三、《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內容
第三節 梁九圖的詩學思想
一、「論詩以漢魏、盛唐為宗」
二、「神韻說」之遺響
三、「性靈說」的繼承者
四、折中的詩學思想
第四節 《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價值
一、詩學價值
二、歷史文獻價值
第六章 吾粵風騷:《嶺表詩傳》與地域詩歌總集的編纂
第一節 嶺南詩歌總集編纂概況
第二節 《嶺表詩傳》的體例與選詩特點
一、《嶺表詩傳》的體例特點
二、《嶺表詩傳》的選詩特點
第三節 《嶺表詩傳》的文學意義
一、《嶺表詩傳》與嶺南詩史的構建
二、《嶺表詩傳》所蘊含的詩學思想
第四節 《嶺表詩傳》的文獻價值
一、保存與流傳
二、桉勘與補遺
第七章 補鞲軒:《紀風七絕》的文化價值探析
第一節 《紀風七絕》的體例及選詩情況
一、《紀風七絕》的體例
二、《紀風七絕》選詩情況
第二節 《紀風七絕》的文化價值
一、節日習俗:傳統民風的生動記錄
二、地域特產:清代社會的物質享受
三、異族風情:少數民族的文化建構
第三節 《紀風七絕》的文獻價值
一、為輯錄全國竹枝詞奠定了基礎
二、為我們保留了清代嘉慶以前的社會風貌
三、為當前相關研究提供資料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補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