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聯宗案例的使用呈現多元性。本書也是在這些田野調查的基礎上,運用聯宗理論、族群理論中的方法完成族群認同的同姓聯宗類型研究,從而進行贛閩粵聚居區的聯宗與族群關係研究。本書主要從客家聯宗的歷史背景、聯宗發展歷程、聯宗過程、聯宗目標及族群認同的同姓聯宗五個方面展開。首先以客家聯宗的歷史背景為聯宗發展歷程提供人群性背景,其次從聯宗過程、聯宗目標看贛閩粵如何完成族群認同的同姓聯宗,最後以族群認同的同姓聯宗展開專題討論。作者簡介
張勇華,現贛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在贛南師範大學就讀碩士階段,接受人類學田野調查訓練,對贛南客家社會進行了碑刻、族譜、科儀文本、儺戲劇本等民間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后在上海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系統學習了宗族、聯宗理論,以贛閩粵客家聚居大本營作為地理空間,從明中期開始至今為一個時段,較為系統地梳理了這一時空的客家聯宗研究,和其他區域的聯宗對比,具有強烈的族群性特徵。同時,在南大核心期刊等發表《同姓聯宗類型研究:兼論族群認同視野下的聯宗》《宗族譜系建構的理想與困境———以寧都洲塘張氏宗族過房為例》《族譜編纂之法與客家聯修:以謝氏、劉氏族譜為例》等論文。目錄
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