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美)許倬雲著 97875477438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日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4774382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ISBN:9787547743829
出版社:北京日報
著編譯者:(美)許倬雲著
叢書名:許倬雲作品
頁數:53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5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世界文明存在與變化的劇烈大潮之中,中國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中國從何處來,中國文化從何處來,又要向何處去? 本書即心懷中國文化的著名史家許倬雲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為今天中國人撰寫的歷史,為中國文化的成長發展作的一部傳記。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佔有的空間不斷發生變化:從考古發現所見的中國文化的發端,到「中原」的出現,中原變成了中國,「中原的中國」慢慢擴張變成「中國的中國」,然後超越中國之外,慢慢將四鄰吸收進來,通過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勢力範圍的擴大,變成了「東亞的中國」,然後在亞洲範圍之內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亞洲的中國」,再經過百多年顛簸與蹣跚進入世界,成為「世界的中國」。在對這各個超越王朝、政權的長時段文化圈的敘述中,中國文化和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許先生圍繞國家體制與時代特色,思想、宗教與文化變遷,農業、手工業與經濟網路,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互動,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與生活資源,民間社會與信仰世界,文化、科學技術的進步轉變,對外關係及與他者文明的比較互動等一系列主題展開。

內容簡介

回顧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跡,最可注意的是兼容並蓄的胸懷。哪怕遭逢外來異質文化,也常常能夠吸收其精華,融入自己的文化體系;即使一個思想體系趨於獨斷以致僵化時,也常有內發的修正,使中國文化有更新的機會。 本書是中國文化成長發展的故事。中國文化走過了數千年的歷程,經歷了無數的起起伏伏,從源頭的細流,長江大河一路收納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這些河川帶來的許多成分,終於匯聚為洪流,奔向大海——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 萬古的江河,不只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

作者簡介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30年生於廈門,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1986年榮任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學貫中西的史學耆宿,精通中國上古史、文化史、社會史,熟悉西方歷史及其理論與思想,擅長利用不同學科的視角和方法來研究歷史,尤其是考察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不囿於書齋,時時心懷天下,關心中國文化的發展與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漢代農業》《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我者與他者》《說中國》等。

目錄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國地區考古略說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紀-前3世紀)
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
第四章 東亞的中國(2世紀-10世紀)
第五章 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10世紀-15世紀)
第六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上篇(15世紀-17世紀)
第七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下篇(17世紀-19世紀中葉)
第八章 百年蹣跚(19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