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王欣 王敏等 97875039730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0397303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ISBN:9787503973031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王欣 王敏等
叢書名:「文藝敘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系列叢書
頁數:24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81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中國民間文化審美經驗,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的文化敘事為對象展開。全書共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以「民間生命意識審美」為題,圍繞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所蘊含的生命意識之美,就刺繡學習、刺繡選材、刺繡符號等所蘊含的生機勃勃的藝術創造性為訪談要素,探索鄉土機制將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刺繡語言進行表達的方式,並嘗試將反映生命意識美的綉娘的人生履歷轉化為電影劇本的實踐;第二篇章以「民間日常生活審美」為題,圍繞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的人生史、生活環境、文化語境展開,將上層藝術的消費者立場,轉變為民間刺繡的生產者立場,還原刺繡創作與使用的生活全景,嘗試將具有生活審美追求的綉娘的人生履歷轉化為電影劇本的實踐;第三篇章以「民間文化倫理審美」為題,圍繞刺繡趣味、技藝傳承發展、審美取向展開,探討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在刺繡過程中表現出的真、善、美的價值倫理和人際交往間的人情之美,反映以人民為中心的民間刺繡實踐對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主體的意義並進行了同主題的電影劇本實踐。

作者簡介

王欣,新疆哈密人,文學博士,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地方民間文化、民間文藝學等。長期在新疆多地展開實地調研,在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方面積累了一定資料。近年的學術興趣集中於民間審美的獨立性、鄉土性研究,注重在文學人類學敘述方法上進行實踐。在《西北民族研究》《當代電影》等學術刊物獨立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參与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

目錄

民間生命意識審美
老驥伏櫪雄心在,生命體驗刺繡情
傳承不斷的刺繡生命樣態
刺繡,藝術方式的生命精神拯救
牧民新村話氈綉
刺繡人的生命關愛:剪紙、畫畫與縫紉
貧困家庭里走出來的新疆工藝美術大師
生命意識的發散:刺繡、骨雕與石雕
唐卡畫師、皮雕藝人和刺繡先生
愛心助殘多善舉,致富不忘重傳承
生命的苦難與刺繡的自我突圍
劇本:石榴花開的聲音
民間日常生活審美
自由棲居與生活:在家也能做生意
店小人氣大,服務你我他
最是人間煙火氣
村裡要開合作社
生活中的刺繡時光
刺繡,是我報給生活的歌
請再讓我參加一次培訓
手綉是一場在指間有溫度、有情感的交流
非遺研培學手藝,刺繡脫貧譜新篇
用行動感動群眾,用手藝裝飾夢想
劇本:羊角花開的地方
民間文化倫理審美
用奮鬥支撐夢想,用手藝織就未來
風雨之後愈平靜,鏗鏘玫瑰更芬芳
我熱愛這份事業,並將為之奮鬥終生
紅玫瑰的記憶
熱愛讓我永不停息
我不曾聽見未來,卻也能綉出美好
綉一棵胡楊,造一片綠洲
一雙手的「雙重引力」
快樂的草原綉娘
為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初衷
劇本:窗花的顏色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