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東方繪畫」的概念、地位和特徵入手,對代表東方繪畫的三大畫體——中國的文人畫、日本的浮世繪和印度的細密畫,在表現主題、創作手法與傳統、歷史發展均作出概要而精鍊的介紹,重點闡述了三大畫體的審美特徵與美學傳統,比較了三大畫體的異與同,得出中國繪畫最能代表東方繪畫審美特性這一結論。 在整個東方繪畫審美系統中,中國繪畫最具代表性。在東方眾多民族和地區的繪畫中,中國繪畫是最具民族特色且至今仍最有影響和活力的繪畫樣式。在東西兩大繪畫審美文化系統中,中國繪畫最能代表東方繪畫的審美特性。作者簡介
彭修銀,1952年6月生,湖北廣水市人,文學博士,中南民族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學中南少數民族審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東方美學、中日繪畫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包括合著)《美學範疇論》《東方美學》《中國文人畫的美學傳統》《中國繪畫藝術論》《中國畫美學探驪》《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美學追尋》《中國的繪畫——譜系與鑒賞》《日本近現代繪畫史》《近代中日文藝學話語的轉型及其關係之研究》《中國現代文藝學概念的「日本因素」》《現代藝術學引論》等20餘種。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美術》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目錄
第一章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