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論叢.第27輯.第九屆王國維戲曲論文獎入圍作品選萃 9787567146181 朱恆夫 聶聖哲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6714618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藝術論叢.第27輯.第九屆王國維戲曲論文獎入圍作品選萃
ISBN:9787567146181
出版社:上海大學
著編譯者:朱恆夫 聶聖哲
頁數:31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77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長三角青年戲曲學者論壇」的論文,作者是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從事於戲曲研究的青年學者,分別從戲曲史探索、理論建樹、新材料挖掘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大多數觀點富有啟發意義,一些文章所運用的材料是新發現的,它們對於戲曲的傳承與保護、發展,具有理論的指導意義。

目錄

戲曲史探索
論「國劇運動」對中國戲劇發展的理論意義
地方訴求下的戲曲演進
——「造劇」現象再反思
現當代學術史上的「雙安之爭」考衡
甬劇史四個矛盾點辨析
——兼論地方劇種信史的構建
新中國成立以來秧歌戲劇種的生成
北洋政府戲曲改良與劇界的互動:《木蘭從軍》《童女斬蛇》編演史新探
上海孤島時期京劇的歷史繁榮與當代啟示
「罵戰」與「建交」:上海伶界聯合會的會旨實踐及其意義
——以《梨園公報》為研究中心
清遺民編劇家羅癭公的「戲隱」人生
珠簾秀本事新論
「合滾」考
中國戲曲研究的他者之眼
——評《近代日本中國俗文學研究史論》
理論建樹
論「戲劇」的學科概念與形態分類問題
民國戲曲論著序跋中的戲曲文學理論探究
中國戲曲藝術對「性格化」表演理論的重構及其偏離
——以越劇表演機制的形變為例
新材料挖掘
虛實·價值·路徑
——論明清小說中的戲曲史料
非遺拾珠:一個被埋沒的山野小劇種
——江西永修丫丫戲的調查報告
周公廟的斗台戲
——秦腔鼎盛發展之窺斑
河南新安清代戲曲碑刻述論
元代戲劇中的宋代皇帝戲與民間「華夷之別」觀念
藝術實踐新論
民族性的堅守與現代性的發掘
——劇作家陳湧泉的美學思想和創作旨向研究
草昆人物裝扮的設計思維與美學形態
——以草昆的臉譜、面具設計與服飾穿戴為例
吳趼人小說的戲曲編演與時裝戲
論榮念曾《西遊荒山淚》的跨文化戲劇解構
袁世海京劇表演藝術的價值與啟示
李莉戲曲劇作中的女性視角
泛區域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困境及其對策
——以梧州粵劇為例
曲藝研究
傳統相聲衰落原因之探討
論以說唱文學為中心的《再生緣》傳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