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萬曉利推薦,同名歌曲《達摩流浪者》靈感來源! 萊昂納德·科恩傳記譯者陳震作序推薦! 上路吧!一個真正自由自在的靈魂!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O ever youthful,O ever weeping)原文出處! 《在路上》精神續篇,「垮掉派」人物群像,還原原版精神! 鮑勃·迪倫、披頭士、艾倫·金斯堡、村上春樹摯愛的作家凱魯亞克代表作品。 融會東方禪宗思想,致敬中國唐朝詩人寒山,歌頌自由精神。內容簡介
《達摩流浪者》是美國作家、《在路上》作者傑克·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凱魯亞克以半自傳半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主人公雷和其友人在上世紀50年代的經歷,他們通過背包徒步、搭車的方式橫穿美國大陸,寄情于自然、寄望于東方哲學,尤其是禪宗思想。同《在路上》一樣,書中人物在現實中皆能找到原型,如加里·斯奈德(賈菲)、艾倫·金斯堡(阿爾瓦)、彼得·奧洛夫斯基(喬治)、菲利普·韋倫(沃倫)等等。《達摩流浪者》里倡導的自由上路,反主流生活方式、反消費主義,藉由東方哲學和宗教去尋找精神上的自由是一次精神覺醒,對一代西方青年產生了重大影響,它鼓舞人們保持充盈的內心,保持感動的能力。作者簡介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1922—1969)小說家、詩人,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父母為法裔加拿大人。他憑橄欖球獎學金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後退學去商船上當水手,也曾短暫地加入海軍,但因無法忍受軍紀約束,住進精神病房並獲退伍。 逃離與追尋貫穿了凱魯亞克的一生,身份的疏離和語言的隔閡,讓他始終遊離在社會的邊緣。他自詡是時代和社會的「局外人」,一直在找尋屬於自己的聲音。在紐約期間凱魯亞克結識了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人,並以他們和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了《在路上》。此書被譽為一部定義了「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作品,至今暢銷不衰,並且被列入美國大學人文通識課的必讀書目。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旅者》等作品。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