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個比《編舟記》更傳奇的真實人生:人們用詞典查找某個詞的意義,而我用它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一部詞典也是封存過往與當下的琥珀,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本工具書《牛津英語詞典》的誕生:有些事物已經永遠消失,但其名字在詞典中得以不朽。 長銷20年,被譯成20多種語言。《出版者周刊》盛讚:「溫切斯特歌頌了一種陰鬱的生活,這種生活因獻身於一項安靜而高貴、幾乎默默無聞的工作而變得光明。」 《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雙冠王,《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科克斯評論》一致推薦。內容簡介
1896年深秋,《牛津英語詞典》的主編默里博士從牛津動身,去見一位叫邁納的神秘人物。二十年來,此人工整而有條理的詞條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勇氣和希望,將他從紙與墨的暴風雨中拯救出來。他們書信不斷,卻始終無緣一見。當默里博士滿懷恭敬地到達目的地后,卻大吃一驚:對詞典貢獻頗豐的志願者,竟是個被關在瘋人院里的殺人犯。《牛津英語詞典》成了英語語言的寶典,邁納和默里的故事卻少有人知,在歷史的塵埃中,他們真實而隱形地活著。作者簡介
西蒙·溫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中文名文思淼),英國著名作家、記者。1944年生,1966年牛津大學地質系畢業后,擔任《衛報》(Guardian)及《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的海外特派員。為《紐約時報》、《史密森學會月刊》(Smithsonian)、《觀察家》(Spectator)、《國家地理雜誌》、BBC等媒體撰稿。2006年獲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新年榮譽表彰,獲官佐勳章。主要作品有:《OED的故事》(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教授與瘋子》(The Surgeon of Crowthorne)、《改變世界的地圖》(The Map That Changed the World)、《大英帝國邊境》(Outposts)等。目錄
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