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924年,《燭燼》出版于布達佩斯。1998年,由於作家和出版人羅伯托·加拉索的舉薦,《燭燼》登上了義大利的暢銷榜。 這位重要的歐洲小說家以驚人的才華,剖析奧匈帝國時代的一段三角關係。同時,他捕捉到人類情感普遍存在的喧囂混亂:在我們的感受、情慾、復讎與恨惡中,有餘燼在不斷悶燒。一部極為出色的傑作。內容簡介
空寂的莊園,主人老將軍迎來了一位罕見的訪客,一位曾與他是莫逆之交的故友。 昏暗的客廳里,將軍與訪客秉燭對坐,徹夜長談,懷念將軍逝去多年的妻子,審判一段由愛情及友情,忠貞和背叛交織的三角關係。混亂與騷動在兩位年已遲暮的故友心靈深處涌流,激情與仇恨的餘燼不斷悶燒。 在扣人心弦的激烈爭辯中,馬洛伊用沉鬱如輓歌的文字懷念逝去的帝國時代,還有隨之消逝的貴族品德與君子情誼。奧匈帝國面臨衰亡時的哀傷,以及世界秩序坍塌時人們傳統道德的動搖,在字裡行間纖毫畢現。作者簡介
馬洛伊·山多爾(1900-1989),他出生於奧匈帝國的貴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頓顛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異鄉。他是二十世紀匈牙利文壇巨匠,一生筆耕不輟,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後被追贈匈牙利文學最高榮譽「科舒特獎」。他亦是二十世紀歷史的記錄者、省思者和孤獨的鬥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義,堅持獨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質樸的文字蘊藏著千軍萬馬,情感磅礴而表達節制。他寫婚姻與家庭的關係,友情與愛情的辯證,階級和文化的攻守,冷靜的敘述下暗流洶湧。德國文學批評界說他與茨威格齊名,另有批評家將他與托馬斯。曼,穆齊爾,卡夫卡並列。因為他,二十世紀文壇大師被重新排序。目錄
《燭燼》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