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罪與罰》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小說比較全面地顯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關於「刻畫人的心靈深處的奧秘」的特點。作者始終讓人物處在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通過人物悲劇性的內心衝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時作者對幻覺、夢魘和變態心理的刻畫也極為出色。小說中,由於作者著力拓寬人物的心理結構,情節結構相對地處於從屬地位。正因為這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這部小說場面轉換快,場景推移迅速,主要情節過程只用了幾天時間,在濃縮的時空中容納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內容簡介
《罪與罰》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小說描寫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受無政府主義思想毒害,認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為生計所迫,他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遼娜和她的無辜妹妹麗扎韋達,製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凶殺案。經歷了一場內心痛苦的懺悔后,他最終在基督徒索菲雅姑娘的規勸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作品著重刻畫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變化,揭示俄國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作者簡介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 他生於醫生家庭,自幼喜愛文學,遵父願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后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一八四九至一八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併流放西伯利亞。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複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那麼,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窮人》(1846)、《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被侮辱與被損害的》(1861)、《死屋手記》(1861)、《罪與罰》(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和《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等。目錄
主要人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