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猴鳥的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猴子、公雞、兔子、鸚鵡等刻畫得惟妙惟肖,極富人性。小說通過動物的戰爭及化解過程,以小見大,闡明了戰爭與和平的重大主題,從而表達出人們反對侵略、嚮往和平的願望。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語言通俗流暢,讀來趣味無窮。內容簡介
本書以18世紀廓爾喀王國入侵我國西藏時,西藏人民奮勇抵抗的歷史為背景,通過猴子與鳥的戰爭及化解過程,以小見大,闡明了戰爭與和平的重大主題,從而表達出人們反對侵略、嚮往和平的願望。書中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猴子、公雞、兔子、鸚鵡等刻畫得惟妙惟肖,極富人性;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語言通俗流暢,讀來趣味無窮;散、韻結合的說唱體,語言通俗,故事饒有風趣。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西藏各族人民不畏強暴,為維護祖國統一而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作者簡介
覺乃·雲才讓,男,藏族,1977年生,甘肅卓尼人,哲學博士,四川廣播電視台譯審,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后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藏傳佛教和藏族文學。在《宗教學研究》《中國藏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等全國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博士學位論文《藏族古典寓言小說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在《花城》《民族文學》《章恰爾》《西藏文藝》等文學刊物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部分作品入選《中篇小說選刊》等多個選本和涉藏五省(區)中小學藏語文教材。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守戒》(藏文),散文集《老房子》(藏文),長篇小說《牧雲記》(藏漢英),學術論著《藏族古典寓言小說研究》(漢文)等。曾獲「《章恰爾》文學獎·新人新作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和「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崗堅杯文學獎」等。目錄
第一章 初次相遇 唇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