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王鼎鈞撰寫的本書將文藝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書法、篆刻七部分,從如何欣賞的角度,分別探討其中的奧妙和幽微。他用詩化的語言串起了文學的所有體裁以及藝術中的書法和篆刻,拈出一個個經典個案,從多方面抽絲剝繭般反覆體會其中的語言、節奏、情感興味、意向、竟界乃至人情世故、人生哲理。欣賞或鑒賞,絕非小道。內容簡介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學藝術和造化自然都有大美,要欣賞其志其趣,不僅需要以意感,以神通,更需要得窺門徑。《文藝欣賞七論》收錄了王鼎鈞先生集中談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書法、篆刻欣賞的文章,既分門別類地概括其特質,又融會貫通地講述其精髓。一筆一畫,一皴一染,在文藝之道中展現的是真正的中國文化人。如他所言:「現實世界產生慾望,藝術世界產生美感,慾望使人煩惱,美感使人的心靈凈化。所謂美感並不是美麗漂亮,而是憑自己的直覺進入一個圓滿的狀態。」作者簡介
王鼎鈞,1925年生於山東省蘭陵,曾親歷流亡求學、抗日戰爭、國共內戰;1949年到台灣,曾任廣播公司節目製作組長、電視公司節目編審組長、多家報社副刊主編、大學講師。1979年移居美國,之後定居紐約至今。其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台灣行銷極廣,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渦》等散文創作獨樹一幟,為其贏得「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之譽;從1992年至2009年,創作發表「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作品陸續在大陸出版后,引起學界及讀者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其回憶錄,融人生經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了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影響巨大。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優良圖書著作金鼎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第五屆在場主義散文獎、歷史嘉年華「歷史書寫致敬獎」。目錄
第一輯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