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文化政策影響下的北魏文學》探究了北魏不同時期文化政策的變化對文學的影響,以及絲綢之路恢復之後域外文化輸入對北魏文學潛移默化的熏染。第二章《北魏地域文化與文學》闡述了北魏不同地域的文學成就,《3至5世紀初北中國文學》著力予北魏文學與十六國文學的繼承關係,總體概括了這一時期北方文學的特點。繼而分析了河北、河西、青齊、河東、并州五個區域的文學成就。這些區域的文學創作,均受到區域文化較大的影響。第三章《北魏文化與文學體裁研究》對北魏留存作品較多的樂府詩、謠諺、辭賦、書信體散文、表體文等題材逐一進行了探究,揭示其文化價值和藝術成就。第四章《北魏個案文學與文化關係研究》對北魏文學成就最高的溫子昇、影響最大的《木蘭詩》《敕勒歌》集中進行了研究,揭示其文學魅力。同時結合出土文獻,探究了女性作家的文學成就。既有傳世文獻研究,又有出土文獻考索,從而完成了對北魏文學的初步探討。作者簡介
柏俊才,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著有《「競陵八友」考辨》《梁武帝蕭衍考略》《建安文學史話》《唐詩與長安文化》等著作多部,在《文學遺產》《文獻》等期刊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目錄
第一章 文化政策影響下的北魏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