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經典 中國「十七年」電影改編研究 張歆著 97871040529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戲劇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10405298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述經典 中國「十七年」電影改編研究
ISBN:9787104052982
出版社:中國戲劇
著編譯者:張歆著
頁數:25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70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早期電影改編理念與實踐切入,首先論述了新中國電影發展中對延安文藝經驗的沿襲及「十七年」時期電影改編策略,通過討論隨著歷史語境和話語更迭而變化的「十七年」時期電影改編,試圖勾勒出這一時期電影改編所具有的豐富歷史細節與複雜知識處境;其次梳理了「十七年」電影中的「農村」想象與鄉土經驗表達,思考具有普遍性的對於命運的掙扎在這一時期電的影改編中如何被挖掘及呈現,最後將視角聚焦于「民間」,探尋民間敘事改編實踐背後連接著的不同文化生產模式、價值認同和文學想象。

目錄

緒論 早期電影改編理念與實踐
一、「影戲」傳統與電影藝術理論的雜糅
二、「通俗」與「大眾」:電影改編問題的相關討論
三、「民間電影」創作風潮
第一章 「新中國風景」與電影改編趨向
第一節 「十七年」電影改編情況概述
第二節 延安文藝傳統的融合與碰撞
一、蛇郎故事的話語融合
二、蛇郎故事的跨媒介詮釋
第三節 女性形象塑造與影像話語建構
一、家庭內外——影像中的女性形象流變
二、區隔與對立——敘事中的女性地位變遷
三、消失的「地主」——新中國女性位置的「游移」
第二章 「農村」 想象與鄉土經驗表達
第一節 鄉土文學流變與鄉村現代變遷
一、「劉三姐」的地域傳播與話語變遷
二、「阿詩瑪」的歷史敘事與形象建構
三、「西遊記」的現代演繹與敘事嬗變
第二節 民問文學動畫改編的「民問」向度
一、民間文學的「動畫化」熱潮
二、走向「民間」的動畫電影
三、民間文學資源創造性轉化
四、人民文藝的影像表達
第三節 傳說重述與當代電影的文化表達
一、寫故事與講故事:《漁童》的挪用與再造
二、再造文本:《一幅壯錦》的改編與衍生
結語 。新的人民的文藝」與電影改編規範的確直
第一節 經驗與實踐:「十七年」電影發展
一、延安文藝經驗的沿襲
二、「新中國電影」的產生與發展
三、電影劇本的創作及改編熱潮
第二節 「十七年」電影改編策略
一、從《內蒙春光》到《內蒙人民的勝利》
二、《達吉和她的父親》的主題變奏
第三節 革命話語的影像實踐
一、話語建構:革命話語的模式化
二、話語形塑:革命話語的慾望化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十七年」電影改編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