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著名詩人、評論家、翻譯家、人大教授王家新隨筆力作,以詩人、詩論家、翻譯家的三重身份解讀評析詩歌翻譯文本,深刻而獨到、專業而流暢,為讀者深度解析詩歌創作、詩歌評論和詩歌翻譯。作者是當代駕馭「寫詩、譯詩、評詩」三駕馬車,奔向詩意王國的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論詩評誠懇而獨到、流暢而深刻,使命感、關切感滲透在字裡行間。內容簡介
寫作不僅是一種辨認,還應是對這種辨認的確立和堅持:讓它成為一種良知,一種語言的尺度。的確,在中國,在我所處的時代,詩歌寫作不僅是寫出幾首好詩的問題,也不僅是對詩藝有所貢獻的問題,這同時還意味著一種更艱巨的承擔和語言熔鑄。這一切,恰如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所說:「鍛造一首詩是一回事,鍛造一個種族的尚未誕生的良心,如斯蒂芬·狄達勒斯所說,又是相當不同的另一回事;而把駭人的壓力與責任放在任何敢於冒險充當詩人者的身上。」作者簡介
王家新,著名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出生於湖北,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詩集《塔可夫斯基的樹》、詩論隨筆集《黃昏或黎明的詩人》等多種,出版譯著《保羅·策蘭詩文選》《帶著來自塔露薩的書:王家新譯詩集》等。編選《當代歐美詩選》《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等。多次參加國際詩歌節和國際寫作項目,並在國外大學講學、做駐校詩人。曾獲多種國內外文學獎。目錄
翻譯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