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詩歌節奏、聲韻及新詩體式建構 張中宇著 97875227107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227107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語詩歌節奏、聲韻及新詩體式建構
ISBN:978752271074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張中宇著
頁數:31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69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形式優雅、精緻化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或誘導作用,有利於引導新詩超越瑣屑、「鄙俗」的描寫,「在人們心裏喚醒一種比較實際生活所獲得的更精美而又更豐富的感情生活」(格羅塞《藝術的起源》)。本專著具有三大創新。第一,首次提出漢語詩節奏生成四要素:雙音化、頓、詞長彈性、虛詞,雙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第二,首次論證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優化漢語詩節奏,使漢語詩節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第三,詳論漢語詩韻功能及其比較優勢(第五章、第九章)。本專著以詩史為鑒,提出新詩韻律標準及體式建設的基本構想。

作者簡介

張中宇,哲學博士,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國詩學、文化學,中國詩經學會理事、王維學會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光明日報》、《孔子研究》、《古漢語研究》等發表論文100餘篇,《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鑒》《中國文學年鑒》等摘要或全文轉載論文十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華書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專著4部。

目錄


幾點說明
第一章 節奏的本質
第一節 「節奏」概念的演變
第二節 中國現代詩學節奏觀
第三節 詩歌節奏的關鍵要素
第二章 漢語的「動力基礎」與節奏形成原理
第一節 漢語詩節奏相關探索
第二節 漢語的「動力基礎」與「頓」及雙音化
第三節 漢語虛詞、「詞長彈性」與節奏的形成
第四節 漢語詩節奏的本質及類型
第三章 平仄律與漢語詩節奏的優化
第一節 從「四聲」到平、仄
第二節 漢語詩節奏的「升級」空間與平仄律設計原理
第三節 平仄律的基本原則與靈活性
附 「聲」「音」與漢語詩關係的衍變
第四章 現代漢語聲調與新詩的節奏
第一節 現代漢語聲調特徵
第二節 調類分佈「優化」及文學價值初步考察
第三節 漢語聲調對新詩節奏的微妙影響
第五章 漢語詩韻基本特徵與資源優勢
第一節 王力、朱光潛對漢語詩韻的考察
第二節 漢語詩韻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漢語詩韻的資源與優勢
第六章 漢語詩韻三大功能及與節奏的關係
第一節 漢語詩的「同韻模塊」與「聯絡貫串」
第二節 漢語樂音、重音的疊加與韻文魅力
第三節 漢語詩的「韻節奏」與複合型節奏
第七章 韻律與新詩體式建構——「行」「節」變化
第一節 新詩「行」的基本特徵與趨勢
第二節 新詩的「四行節」和「八行節」
第三節 新詩的雙節對稱形式及其淵源
第四節 新詩形式的多樣化
第八章 韻律與新詩體式建構——押韻頻度及韻式變化
第一節 漢語新詩押韻頻度及古今差異
第二節 現代歌詩押韻頻度
第三節 交韻、抱韻及增韻
第四節 句中韻及「失韻」現象
第九章 漢語詩韻律的比較優勢及古今變異
第一節 節奏、平仄、詩韻性質討論
第二節 漢語詩的韻律系統與比較優勢
第三節 漢語詩節奏、平仄、韻的古今變異
第十章 優雅的新詩及其前景
第一節 美的形式「是從它們的本質來的」
第二節 優雅的新詩及其前景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