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新詩史 洪子誠 劉登翰著 97875313593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春風文藝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3135930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當代新詩史
ISBN:9787531359302
出版社:春風文藝
著編譯者:洪子誠 劉登翰著
叢書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代表作
頁數:51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69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洪子誠和劉登翰文學研究的代表作,是新時期以來第一部對新詩進行整體研究的學術作品。作品所評述的,是20世紀50~90年代中國新詩的狀況。對於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稱之為「當代文學」。目前,儘管不少文學史研究者對諸如「現代」、「當代」的劃分提出質疑,淡化這種時期劃分,從整體把握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新詩的設想,也肯定會成為文學史(新詩史)寫作的前景。

作者簡介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合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文學與歷史敘述》等。

目錄

上卷 大陸當代新詩
第一章 新詩道路的轉折
一、40年代後期的詩界
二、當代新詩道路的選擇
三、「經典」的選定和確立
第二章 過程及時期特徵
一、詩人的類型分析
二、新詩的「當代形態」
三、發表方式和詩歌刊物
四、各個階段的概況
第三章 走進「當代」的詩人
一、「老詩人」的藝術處境
二、「中國新詩派」和「七月詩派」的隱失
三、艾青和田間的「危機」
四、進入「當代」的解放區詩人(1)
五、進入「當代」的解放區詩人(2)
第四章 50年代的青年詩人
一、生活道路和文化背景
二、軍隊中的詩人
三、西南邊疆詩群
四、當代「經濟建設的歌者」
五、少數民族詩人的創作
第五章 新民歌運動與新詩道路的討論
一、1958年的「新民歌運動」
二、民間歌手和工農詩人
三、民間詩歌的搜集和整理
四、詩歌發展道路的討論
五、新詩形式和現代格律詩問題
第六章 60年代詩風和「政治抒情詩」
一、「政治抒情詩」的特徵
二、郭小川等的創作
三、60年代前期的詩風
第七章 「文革」時期的詩歌
一、詩界的「分裂」
二、公開的詩界
三、「地下」的詩歌寫作
四、白洋淀等地的詩歌活動
第八章 80年代的詩歌狀況
一、詩歌「復興」的想象
二、「文革」后的活躍詩人
三、詩界狀況與詩歌運動
四、政治詩的最後熱潮
五、新詩歷史的重敘
六、詩的發表、閱讀方式
第九章 「復出」的詩人
一、一種詩歌現象
二、晚年的艾青
三、「青春歷劫,壯歲歸來」的一群
四、昌耀等的詩
五、「西部詩歌」和「新邊塞詩」
六、「遲到」的寫作者
七、其他詩人的寫作
第十章 已凋謝詩群的確認
一、流派的重新確認
二、牛漢等的詩
三、穆旦、鄭敏的當代詩歌
第十一章 朦朧詩與朦朧詩運動
一、《今天》與朦朧詩
二、朦朧詩論爭
三、「地下詩歌」的發掘與食指
四、「白洋淀詩群」與多多的詩
五、北島等的詩
第十二章 80年代中後期的詩
一、「朦朧詩」退潮之後
二、「第三代」,或「新生代」
三、「非非」和「莽漢」
四、「他們」和南京的詩人
五、「海上」與上海詩人
六、海子與「詩人之死」
七、女詩人和「女性詩歌」
第十三章 90年代的詩
一、「90年代詩歌」的概念
二、詩歌民刊與「活躍詩人」
三、《傾向》與《南方詩志》
四、《反對》與《象罔》
五、實驗者與《發現》
六、「遊離」與「偏移」
七、「民間」的集合與詩歌論爭
下卷 台港澳當代新詩
第十四章 台灣新詩發展的背景和進程
一、背景
二、進程和特點
第十五章 現代主義詩潮及詩人
一、現代主義詩潮的發展及其論爭
二、「現代派」詩人群
三、「藍星」的詩人群
四、「創世紀」詩人群
第十六章 現實主義詩潮的勃興和詩歌藝術的多元並立
一、現實主義詩潮的勃興
二、笠詩社的詩人群
三、70年代的青年詩人
第十七章 80年代後期以來的詩壇新象
一、詩對政治的參与: 「政治詩」
二、都市的外觀與內視:都市詩
三、女詩人的活躍和女性主義詩歌
第十八章 當代香港新詩的發展背景
一、歷史情況
二、文化環境
第十九章 50至70年代前期的香港詩歌
一、詩壇的沉寂與重組
二、寫實與浪漫傳統的延續
三、馬朗和香港早期的現代詩人
四、參与台灣現代詩運動的香港詩人
第二十章 70年代後期以來的香港詩歌
一、香港詩歌發展的新態勢
二、現代意識與本土關懷
二三、人生憂樂的現實關注
四、余光中、原甸等在香港的詩作
第二十一章 澳門當代新詩
一、背景和歷程
二、詩人
三、「離岸」和「土生」
參閱書目
上編
下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