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希冀成為一本以論述中國現代文學為主體的,包含祖國台灣、香港和澳門的一些很有影響的作家和個別文學社團作品的文學評論集。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我們的海外僑胞,世界華文文學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我們有理由將海外華文文學視為我國現代文學的特定組成部分,它們的文學之根和中國現代文學之根是相互依連的。 本書作者自改革開放以來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議,結識了一些海內外知名作家,茲將撰寫的文學評論遴選出六十七篇,按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台港澳文學和海外華文文學這三輯編輯。結集中的評論,均已在國內外報刊發表過,有的是很有影響的報刊。為以存其真,收入本書時均未做改動。 中國現代文學暨海外華文文學猶如奔流不息的長河,但本書只是汲取這長河中的幾朵浪花,但願它能凸顯這長河壯闊而亮麗的一程,藉此預示它更加美好的未來!作者簡介
葛乃福,筆名葉楓、江鴻、周櫓、翎遠、水懷珠等,一九六五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后留系任教。為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現代詩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會會員、上海市寫作學會理事、深圳中國現代格律詩學會理事,曾任韓國全南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寫作教研室主任。曾獲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度復旦大學本科生教學二等獎、一九九九年上海市育才獎。 在海內外發表散文、報告文學一百余篇,詩作三百余首,論文數十篇。合著有《大學寫作》《中國優秀報告文學選評》《中國現代分體詩歌史》等,翻譯有《理解卡夫卡》,合編有《中國文學大辭典》《20世紀中國新詩辭典》《20世紀中國散文英華》等。選編有《台港百家詩選》《豐子愷散文選集》等。詩作《贈畫家》《海內尋根·海外覓夢》、詩集《無等山下》與論文《怎樣豐富和提煉文學語言》》歷史需要沉澱——論朦朧詩》《柳暗花明話新詩——試論新詩的出路》等曾在國內和美國、韓國獲獎。著有詩集《無等山下》和《春天的色彩》,論著有《長河短汲——中國現代文學暨海外華文文學新論》。目錄
序一:建立廣闊的學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