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傳播 路徑嬗變與價值圖景 王穎著 97875194686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光明日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04
商品編號: 97875194686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傳播 路徑嬗變與價值圖景
ISBN:9787519468613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王穎著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24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68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民間、官方和學術視野中的文學作品為案例,論述在新媒體時代文學傳播的路徑轉向和價值嬗變,橫縱鋪陳地分析了「開放、融合、多維」的數碼多維路徑,展現了二十一世紀初文學的路徑轉向以及接受變化。當代人通過對移動網路路徑的日常化近用,沉浸於感知時間、詩意生活、媒介真實和審美式生存的體驗。 本書的最後探討了新傳媒情境中的文學價值圖景,集中探討了多路徑並存帶來的文學接受價值的離散偏向和內爆裂變,文學閱聽者通過多維路徑的接受實現了對現實生活的超越性體驗和幻想式生存。大眾化文學傾軋高雅文學,審美價值不再是文學接受的首要價值,情感價值取而代之。另外,超越性想象的作品受到青睞,想象力和故事性成為小說文體的重要接受價值,致使現實主義文學沒落。

作者簡介

王穎,吉林大學博士,副教授,美國UIUC國家公派訪問學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特約研究員。本科和研究生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和新聞學專業。 博士考入吉林大學,師從中國現當代文學名師張福貴教授,研究新媒體中的文學傳播。畢業后入職長春大學,從教於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擔任系主任;2018年以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學,研究數字媒體與傳播心理。

目錄

緒論
0 1 問題的提出
0 2 關於文學傳播與文學價值的文獻綜述
0 3 研究方法與手段
第1章 新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傳播
1 1 新傳媒發展綜述
1 2 新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傳播的嬗變與轉型
第2章 新傳媒語境中文學傳播路徑嬗變的表徵
2 1 文學傳播路徑與價值嬗變的表徵之一——同一文學作品的路徑轉向
2 2 文學傳播路徑與價值嬗變的表徵之二——文學接受群體的路徑選擇變化
2 3 小結:開放、融合、多維的新型文學傳播路徑
第3章 新傳媒語境中文學傳播多維路徑之數碼文字路徑分析
3 1 數碼文字傳播路徑概述
3 2 數碼文學路徑建構
3 3 文學的數碼傳播路徑內容特徵解析
3 4 數碼文字路徑的文學接受特徵:日常、夜間、成癮
3 5 數碼文字路徑的接受價值特徵
第4章 新傳媒語境中文學傳播多維路徑之視媒路徑分析
4 1 影視媒體的路徑建構
4 2 視媒路徑依賴現象——文學的影視化與影視的文學化
4 3 文學的視媒路徑內容特徵
4 4 視媒路徑的文學接受特徵:女性、娛樂、公共空間
4 5 視媒路徑的文學價值特徵:感官、時空與公共價值
第5章 新傳媒語境中文學傳播多維路徑之聲媒路徑分析
5 1 數字聲媒傳播路徑建構
5 2 文學的數字聲媒傳播路徑特徵分析
5 3 聲媒路徑的文學接受特徵:男性、深夜、長時
5 4 聲媒路徑的文學價值特徵:陪伴、心靈慰藉
第6章 新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價值嬗變:離散偏向
6 1 文學價值離散趨勢的表象:多元裂變與偏向兩級
6 2 文學當代價值要素中情感價值上升
6 3 超越性想象的偏向
6 4 表述危機與自我表徵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