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民間、官方和學術視野中的文學作品為案例,論述在新媒體時代文學傳播的路徑轉向和價值嬗變,橫縱鋪陳地分析了「開放、融合、多維」的數碼多維路徑,展現了二十一世紀初文學的路徑轉向以及接受變化。當代人通過對移動網路路徑的日常化近用,沉浸於感知時間、詩意生活、媒介真實和審美式生存的體驗。 本書的最後探討了新傳媒情境中的文學價值圖景,集中探討了多路徑並存帶來的文學接受價值的離散偏向和內爆裂變,文學閱聽者通過多維路徑的接受實現了對現實生活的超越性體驗和幻想式生存。大眾化文學傾軋高雅文學,審美價值不再是文學接受的首要價值,情感價值取而代之。另外,超越性想象的作品受到青睞,想象力和故事性成為小說文體的重要接受價值,致使現實主義文學沒落。作者簡介
王穎,吉林大學博士,副教授,美國UIUC國家公派訪問學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特約研究員。本科和研究生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和新聞學專業。 博士考入吉林大學,師從中國現當代文學名師張福貴教授,研究新媒體中的文學傳播。畢業后入職長春大學,從教於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擔任系主任;2018年以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學,研究數字媒體與傳播心理。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