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繪畫卷 廣東省博物館編 97875010771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物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67
商品編號: 978750107713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繪畫卷
ISBN:9787501077137
出版社:文物
著編譯者:廣東省博物館編
頁數:35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61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積淀和廣泛的藝術實踐,在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藝術形式,有著自己獨立的繪畫美學體系,在世界美術之林獨樹一幟,不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廣東省博物館自1957年開始籌建以來,一直非常重視中國繪畫、書法及相關文物的收藏,經過六十余年幾代人的經營與努力,先後通過接受捐贈、調撥、購買等多種方式,徵集收藏了大量中國繪畫、書法等文物,目前所藏繪畫、書法、碑拓等合計已達萬余件/套。就繪畫來說,館藏總計約有6000件/套,其中大部分為宋元以來的歷代繪畫精品,尤其是以明清時期繪畫與嶺南地區繪畫收藏非常豐富,不僅有明清宮廷畫家以及浙派、吳門畫派、華亭派、「四僧」(弘仁、朱耷、石濤、髡殘)、「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金陵畫派、揚州八怪、海派、京派等各個流派代表畫家的精品力作,還有目前所見非常早的廣東畫跡——顏宗《湖山平遠圖》卷,以及林良、張穆、招子庸、居巢、居廉、嶺南畫派創始人「二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著名粵籍名家的代表作品,基本上囊括了明清繪畫史上絕大部分畫派及其代表畫家,足以勾勒出一部色彩斑斕的明清繪畫圖卷,也可以從中窺見廣東繪畫發展之面貌。
在《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繪畫卷)》中,我們根據館藏中國繪畫特色和優勢,精心挑選出169件/套加以整理介紹,這既是對六十余年以來我館的中國繪畫徵集工作的梳理與檢閱,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增強觀眾和讀者對我館中國繪畫文物收藏的了解。

目錄
總序
本卷概述
圖版
宋元
佚名 群峰晴雪圖軸
陳容 墨龍圖軸
佚名 伏虎羅漢圖軸
佚名 春遊晚歸圖冊頁
佚名 古木遙岑圖軸
佚名 竹石圖軸
佚名 黃鶴樓圖扇面

戴進、許縉 人物·山水合軸
邊景昭 雪梅雙鶴圖軸
夏昶 鳳池春意圖軸
繆輔 魚藻圖軸
陳錄 推篷春意圖卷
顏宗 湖山平遠圖卷
林良 松鶴圖軸
林良 雪景雙鷹圖軸
葉雙石 松梅鶴雀圖軸
鍾學 壽萱圖軸
吳偉 洗兵圖卷(殘卷)
吳偉 寒江獨釣圖軸
沈周 溪山高逸圖卷
沈周 青山暮雲圖軸
唐寅 楸枰局圖軸
唐寅 空山長嘯圖卷
文徵明 淞江圖軸
文徵明 老子像軸
陳淳 蘭竹石圖軸
謝時臣 名園雅集圖卷
陸治 寒泉圖軸
文彭 墨竹圖軸
文嘉 寒山策蹇圖軸
文伯仁 楓江漁艇圖軸
梁孜 山水圖卷
周天球 蘭花圖卷
仇譜 蓬萊仙奕圖卷
萬邦治 醉飲圖卷
魯治 百花圖卷
徐渭 竹石圖軸
徐渭 梅竹圖軸
談志伊 花卉竹石圖卷
周之冕 眉壽圖軸
陸士仁 柳禽圖軸
宋旭 達摩面壁圖軸
關思 重岩積雪圖軸
孫克弘 仿高房山山水圖軸
趙備 百花圖卷
丁雲鵬 立雪圖軸
吳彬 林壑飛瀑圖軸
董其昌 王右丞詩意圖軸
董其昌 青山白雲紅樹圖軸
趙左 煙江疊嶂圖卷
沈士充 茅齋靜坐圖軸
吳振 雉衡草堂圖軸
李流芳 山水圖冊
程嘉燧 松雞圖軸
楊文驄 甌江墨戲圖軸
曾鯨、沈士鯁 徐明伯像卷
張宏 山水圖冊
陳煥 山居觀瀑圖軸
袁尚統 山虛樓靜圖軸
藍瑛 仿趙吳興山水圖軸
藍瑛 層岩瑞雪圖軸
項聖謨 秋樹歸鴉圖軸
陳洪綬 調梅圖軸
趙焯夫 花卉圖冊
伍瑞隆 牡丹圖軸
張翀 散仙圖軸

二十世紀
論文
後記

前言/序言
廣東背依五嶺,面臨南海,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廣東是嶺南文化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郁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的發現表明,60萬至80萬年前,嶺南先民便繁衍生息于這片土地。千百年來,海洋和大陸兩種資源模式和文明基因的多元交流與互動,留給廣東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為廣東省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東省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區域文物保護中心,於1957年開始籌備,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舊館位於廣州市文明路6號(今215號),曾是清代廣東貢院,後為國民黨「一大」舊址和紅樓、中山大學天文台所在地。2010年,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在廣州珠江新城落成開放,建築創意為「綠色飄帶上盛滿珍寶的容器」,宛如熠熠生輝的「月光寶盒」。廣東省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7 7萬平方米,每年接待觀眾超過200萬人次,是世界各地觀眾品味嶺南文化,領略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2019年,是廣東省博物館建館60周年。風雨一甲子,輝煌六十載,幾代博物館人紮實工作,廣徵博納,通過調查發掘、有關部門調撥移交、上級撥款徵購等多種渠道,提升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和質量。此外,我館還得到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贈,如國內外著名收藏家商承祚、蔡語郵、吳南生、簡又文、梁奕嵩、艾地文等捐出大批品質極高的珍品,品類涵括書畫、瓷器、絲織品、墨硯、錢幣、琺琅等。截至2022年6月底,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總數逾22 4萬件/套。其中,端硯、潮州木雕、外銷藝術品、出水文物、自然資源系列藏品是館藏優勢和特色。特別是館藏古代陶瓷和古代字畫兩類傳世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在中國博物館中名列前茅,陶瓷藏品幾乎包括歷代各名窯產品,書畫中省內外著名書畫家的代表作多有珍藏。
為了全面展現館藏面貌,努力打造「學術粵博」,積極服務公眾、回饋社會,我們對館藏文物進行了全面梳理,從中擷取精華編撰《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藏品大系》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涵蓋範圍全面,品類齊全。二、如實反映了我館藏品的面貌及實力,如書畫、陶瓷等文物是我館收藏的大類,各有兩卷;雜項文物數量不均衡,故按照文物質地和數量分佈,分為兩卷。三、突顯特色藏品,如出水文物是我館近年來文物入藏的重點和亮點;廣東本地窯口陶瓷器被專門收錄;硯台、木雕等以廣東產地為主,展現廣東工藝,反映區域特色。
最後,向多年來關心和支持廣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兄弟單位,慷慨捐贈的社會各界人士,為廣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努力耕耘的所有同事,以及為《藏品大系》編撰工作付出辛勤勞動的專家和同事們表示深深的謝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