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中的國土空間格局優化 嚴金明 夏方舟等著 97873003105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30031051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征程中的國土空間格局優化
ISBN:978730031051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嚴金明 夏方舟等著
叢書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
頁數:30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4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是推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和關鍵舉措。
《新征程中的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為主線,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利用、整治和治理的相關理論與實踐展開研究。
《新征程中的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在全面分析我國國土資源開發保護面臨的形勢和現狀格局的基礎上,深刻把握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的戰略導向,從「空間與格局」「規劃與管控」「底線與安全」「效率與發展」「整治與轉型」「治理與改革」六大方面展開深入分析,並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延伸探討了國際公地治理模式。
《新征程中的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對於我國新時期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加快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總體進程,實現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具有較大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嚴金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數字政府與國家治理實驗室主任,自然資源部科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利用與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理論與方法、數字政府與國家治理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與重點項目,以及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課題30餘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0餘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1部,發表重要論文200餘篇,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國土資源部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10餘項。
夏方舟,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土地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經濟與制度、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等。在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管理世界》、《中國土地科學》、《公共管理學報》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0餘篇,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

目錄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第一節 國土資源自然稟賦
第二節 國土資源開發保護成就
第三節 國土資源開發保護面臨挑戰
第四節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亟須優化
第二章 戰略與導向
第一節 國土空間格局優化戰略機遇
第二節 國土空間格局優化戰略導向
第三節 國土空間格局優化戰略任務
第三章 空間與格局
第一節 國土空間區域發展格局
第二節 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第三節 國土空間保護格局
第四章 規劃與管控
第一節 國土空間規劃的本質詮釋
第二節 國土空間規劃的戰略思考
第三節 國土空間規劃與管控的體系框架
第四節 國土空間規劃與管控的法治邏輯
第五章 底線與安全
第一節 國土資源利用的資源底線劃定
第二節 國土資源利用的空間閾值界定
第三節 國土資源利用的安全內涵體系構建
第四節 后疫情時代安全之治
第六章 效率與發展
第一節 國土資源利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全面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的理論支撐
第三節 全面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的路徑模式
第四節 全面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的保障機制
第七章 整治與轉型
第一節 國土綜合整治內涵演變
第二節 國土綜合整治戰略轉型
第三節 國土綜合整治功能單元劃定
第八章 治理與改革
第一節 規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二節 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戰略思考
第三節 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的系統框架設計
第九章 國際公地的治理與展望
第一節 國際公地治理現狀與問題
第二節 國際公地治理的倫理觀
第三節 國際公地治理模式
第四節 中國國際公地治理方向
第十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國土空間是指國家管轄下的地域空間,國土空間格局是指國土要素在地域空間的分佈與配置。國土空間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平台、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以及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地,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長期以來,我國以耕地保護制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生態保護制度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以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提升用地效率,以新型空間治理體系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成就。然而,當前我國仍然面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資源約束不斷收緊、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糧食安全保障需求上升等諸多風險和挑戰,亟須深入探討如何在新時代更好地構建高質量、高標準、高效能的國土空間格局,以有效解決經濟布局與要素分佈不協調、空間結構性矛盾凸顯、國土開發質量不高、陸海缺乏統籌等諸多突出問題,切實實現國土空間高質量開發利用、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支撐體系,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基於此,本書按照「十四五」時期「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為主線,在全面分析我國國土資源開發保護面臨的形勢和現狀格局的基礎上,深刻把握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的戰略導向,從「空間與格局」「規劃與管控」「底線與安全」「效率與發展」「整治與轉型」「治理與改革」六大方面深入分析和闡釋了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利用、整治和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並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延伸探討了國際公地治理模式。
本書共包含十章。第一章為現狀與形勢,介紹我國國土資源稟賦及其特點,總結我國近年來國土資源開發保護成就,分析當前國土資源開發保護面臨的嚴峻挑戰,探討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亟待優化的客觀現實;第二章為戰略與導向,闡明了國土空間優化的戰略機遇與導向,明確了國土空間格局優化的核心任務;第三章為空間與格局,基於對國土空間區域發展格局的分析,探討了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保護格局的構建;第四章為規劃與管控,不僅詮釋了國土空間規劃的本質內涵和戰略思考,更全面分析了國土空間規劃的體系框架與法治邏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