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體驗和消費者行為 柳武妹著 97870307384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30
商品編號: 978703073845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觸覺體驗和消費者行為
ISBN:9787030738455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柳武妹著
頁數:213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3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消費者的三類產品觸覺體驗,即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產品具體觸感體驗、對圖片或屏幕中產品的觸摸容易體驗(簡稱產品觸摸容易體驗)展開論述。全書共6篇,共計16章。第一篇旨在概述消費者產品觸覺體驗這一研究領域並引出本書的目的;第二篇對三類產品觸覺體驗的前因層面的研究議題進行了闡述和展望;第三篇和第四篇對三類產品觸覺體驗的後效層面的研究議題進行了介紹和展望;第五篇從前因和後效兩個層面介紹了對產品觸摸需求不同的消費者在三類產品觸覺體驗上的差異,並提出了相應的未來研究議題;第六篇對前篇進行了總結,並基於已有文獻和個人思考提出了相應的有待未來研究的研究議題。 本書可供產品觸覺領域的學者、一線服務人員、營銷管理者、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閱讀和使用。

作者簡介

柳武妹,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市場營銷方向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消費者心理和行為(包含觸覺營銷、新產品採納、消費者的威脅應對)。圍繞上述研究領域,在Journal of Retailing(《零售雜誌》)、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創傷應激雜誌》)、Psychology & Marketing(《心理學和營銷學》)、《南開管理評論》、《心理學報》等SSCI及CS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被評估為優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創新團隊項目1項。2019年于香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訪學,2020年於美國密歇根大學Ross商學院訪學。目前擔任《營銷科學學報》編委,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營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Journal of Retailing、Psychology & Marketing,《南開管理評論》、《心理學報》,《管理評論》,《營銷科學學報》等期刊匿名審稿人。榮獲2020年甘肅省委宣傳部首批「優秀青年文化人才」稱號,受聘蘭州大學「萃英學者」四級崗。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消費者產品觸覺體驗概述及本書框架
第一章 消費者產品觸覺體驗概述
第一節 概念界定
第二節 研究價值
第三節 方法基礎
第四節 理論基礎
第二章 相關研究和本書框架
第一節 相關研究現狀
第二節 研究空缺
第三節 彌補已有研究空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節 本書的主體內容框架
第二篇 消費者三類產品觸覺體驗的前因
第三章 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的前因
第一節 消費者層面因素
第二節 情境層面因素
第三節 產品層面因素
第四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四章 產品具體觸感體驗的前因
第一節 消費者層面因素
第二節 情境層面因素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五章 產品觸摸容易體驗的前因
第一節 產品層面因素和消費者層面因素
第二節 情境層面因素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三篇 線下購物時消費者產品觸覺體驗的後效
第六章 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的後效:同情境視角
第一節 消費者本人作為觸摸主體的後效
第二節 他人作為觸摸主體的後效
第三節 消費者本人和他人都作為觸摸主體的後效
第四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七章 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的後效:跨情境視角
第一節 消費者先前有無觸摸產品的體驗的後效
第二節 消費者先前是否有被允許觸摸產品的體驗的後效
第三節 他人先前對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的後效
第四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八章 產品具體觸感體驗的後效
第一節 消費者本人作為觸摸主體的後效
第二節 他人作為觸摸主體的後效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四篇 線上購物時消費者產品觸覺體驗的後效
第九章 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和產品具體觸感體驗的補償及後效
第一節 間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觸摸體驗和具體觸感體驗
第二節 轉移消費者的觸摸想法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十章 產品觸摸容易體驗的後效:界面視角
第一節 兩類界面的差異
第二節 兩類界面對消費者的後效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十一章 產品觸摸容易體驗的後效:非界面視角
第一節 產品視覺朝向
第二節 消費者身體姿勢
第三節 圖像動態感
第四節 觸摸困難體驗的補償及後效
第五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五篇 三類產品觸覺體驗對不同觸摸需求者的後效
第十二章 不同類型觸摸需求者的識別
第一節 已有研究對不同類型NFT者的識別
第二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十三章 產品觸摸體驗的有無對不同觸摸需求者的後效
第一節 對高、低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二節 對高、低工具型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三節 對高、低享樂型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四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十四章 產品具體觸感體驗對不同觸摸需求者的後效
第一節 對高﹑低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二節 對工具型和享樂型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十五章 產品觸摸容易體驗對不同觸摸需求者的後效
第一節 對高﹑低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二節 對工具型NFT者和享樂型NFT者的後效比較
第三節 待解決的研究議題
第六篇 總結與討論
第十六章 總結和討論
第一節 本書小結
第二節 本書創新之處和特色
第三節 本書價值
第四節 本書不足和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