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與認同 10-18世紀酉水流域基層社會研究 彭永慶著 97875227090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70907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治理與認同 10-18世紀酉水流域基層社會研究
ISBN:978752270907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彭永慶著
頁數:28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1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呈現了宋元明清時期武陵山區腹地酉水流域土家族、苗族、客籍的基層社會及該地區800年間的社會變遷史。採用「自下而上」的觀察視角,綜合運用歷史學、地理學和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討了作為「邊緣」區域西水流域趨向于「中心化」或曰國家化進程的真實面相,展現了酉水流域少數民族社會從自身民族認同逐漸上升到王朝認同的過程,對我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設具有較好的政策借鑒價值。

作者簡介

彭永慶,女,湖南省永順縣人,歷史學博士,吉首大學人文學院副研究員,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主要從事民族歷史與文化、區域社會史等研究,先後在《廣西民族大學學報》《民族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項目、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課題多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緣由及思路
一 選題緣由
二 相關說明
第二節 學術史梳理
一 區域社會史理論演變
二 通道與區域選擇
三 酉水流域社會研究
第二章 酉水流域社會概況
第一節 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
第二節 歷史沿革和地方行政制度變遷
第三節 歷史典籍中的各民族
第四節 歷史上的交通要道
第三章 誓下州:溪峒社會的政治組織
第一節 族群與誓下州聯盟的形成
一 誓下州聯盟範圍與形成時間的爭論
二 誓下州的形成過程與分化
三 神宗開邊與誓下州範圍的確定
第二節 眾建誓下州與溪峒西高州田氏的擴張
一 西高州田氏在沅水流域
二 西高州田氏一族與誓下溪州
三 西高州田氏從舞水流域向酉水流域的東移
四 種落自附,成為一方都誓首
小結
第四章 溪峒治理:從土官到土司的設置
第一節 各從其俗,無失常業:從土官到土司
一 元代酉水流域土官的設置
二 明代酉水流域川黔楚三地土司格局的確定
第二節 豈惜一官與自署官屬:溪峒地區的權力結構
一 朝廷任命的職官體系
二 土司白署的職官體系
第三節 從碑刻所見土司婚姻圈的酉水區域特性
一 永順宣慰司的通婚關係
二 永順宣慰司婚姻圈的特點
小結
第五章 從峒到旗甲:溪峒社會的組成和表現形式
第一節 峒組織的形成與表現形式
一 互助聯盟:溪峒最基本的自助手段和方式
二 溪峒專條:從洞蠻到土人的過程
第二節 旗甲的形成和表現形式
一 旗甲是溪峒社會土司自署官職的管理機構
二 從駐防到徵調:旗甲制度的軍事性
第三節 從土地之爭來看土官與土民的關係
一 永順、保靖、酉陽三土司爭端的事由
二 土民的選擇:歃血合款與叛主背投
小結
第六章 酉水流域城鎮的形成和變遷
第一節 政治軍事類城鎮分佈及其特點
一 從三州之衛到依山為障:永順彭氏政治中心及其防禦體系的形成和變化
二 從依山為固到以江為塹:保靖彭氏的政治中心及其變化
第二節 商業貿易類城鎮的分佈
一 酉水幹線上的中心集鎮
二 酉水支流上的市鎮中心
小結
第七章 人口、物資的流動與文化
第一節 族群的構成與變化
一 土、苗、客籍的形成與分佈
二 移民出入的原因與方式
三 科舉:宗族勢力的延續
第二節 物資流動的方式
一 互市貿易
二 貢賦和賞賜
三 采木
第三節 擺手堂、土王祭祀與地方信仰
一 官方認可和國家制度下的祭祀體系
二 擺手堂與土王祭祀:作為社區共同體的寺廟與神靈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