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進士群體征錄 多洛肯 路鳳華著 97875203737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386
商品編號: 97875203737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清代八旗進士群體征錄
ISBN:978752037371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多洛肯 路鳳華著
頁數:64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1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有清一代,清代八旗科舉既是一種考試製度,同時在中國科舉史上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科舉文化現象。本書從八旗科舉的視角對清朝近1417名八旗進士進行群體性研究,在全面梳理八旗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對八旗進士撰述小傳,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隨後闡述八旗科舉世家的總體風貌,對清朝八旗以科舉起家有一個詳細的概述,從而闡明八旗進士形成了中國科舉史上獨特的文化現象的原因,最後詳細描述了八旗進士的文學創作活動和文化學術活動。

作者簡介

多洛肯,新疆霍城人。2001年獲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2003年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現任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一流特色發展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甘肅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少數民族漢文學典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剮會長、光明日報「光明文學遺產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少數民族文學卷》(第三版)編委、《民族文學研究》編委、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民族文學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近五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項,出版專著2部,古籍整理成果2部,CSSCI以上刊物論文15篇,其他公開刊物29篇,有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在學界產生較大影響,成為古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研究的重要學者。代表作:《元明清少數民族漢語文詩文創作敘錄》(元明卷、清代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該書獲2016年甘肅省社科成果二等獎)。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八旗科舉考試類型
一 八旗文科舉
二 八旗武科舉
三 八旗翻譯科舉
四 宗室科考試
五 駐防八旗科舉考試
第二節 八旗科舉制度的特點
一 門類齊全,體制健全
二 內部發展不平衡
三 滿洲特色漸褪
四 考試作弊
五 為八旗子弟拓展登進之路
第三節 清代八旗進士傳世文獻述略
一 八旗進士文獻資料館藏地
二 館藏八旗進士文獻資料重出情況考查
三 八旗進士文獻資料選用標準
四 沒有傳世科舉文獻的八旗進士的資料來源情況探頤
第一章 清代八旗進士群體征錄
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
順治九年策試滿洲進士壬辰科(1652)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
順治十二年策試滿洲進士乙未科(1655)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
康熙五十二年癸已恩科(1713)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
乾隆二年丁已恩科(1737)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
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
乾隆二十六年辛已恩科(1761)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1771)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1780)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
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
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
嘉慶六年辛酉恩科(1801)
嘉慶七年壬戌科(1802)
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
嘉慶十四年己已恩科(1809)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1811)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1819)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
道光三年癸未科(1823)
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1832)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
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1836)
道光十八年戊戊科(1838)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
道光二十五年乙已恩科(1845)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
咸豐二年壬子恩科(1852)
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
咸豐六年丙辰科(1856)
咸豐九年己未科(1859)
咸豐十年庚申恩科(1860)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1863)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
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
光緒二年丙子恩科(1876)
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
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
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1889)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1890)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
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1894)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1903)
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1904)
第二章 清代八旗科舉家族述論
第一節 八旗科舉家族概況
一 八旗科舉家族族別和旗分分佈情況
二 八旗科舉家族類型
三 八旗科舉家族中式年齡
四 八旗科舉家族分期
第二節 八旗科舉家族的發展
一 八旗科舉家族的崛起
二 八旗科舉家族的興盛
第三節 八旗科舉家族形成的原因
一 生態環境的變化
二 科舉制度的傾斜
三 帝王之家教育的積極影響
四 各級八旗學校的開設
五 八旗科舉家族成員自身的努力
第三章 清代八旗進士群體文學創作活動敘略
第一節 八旗進士群體文學創作演進歷程
第二節 八旗進士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