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廉政治理法治化 徐銅柱著 978752270905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2270905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鄉村廉政治理法治化
ISBN:978752270905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徐銅柱著
頁數:34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51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以鄉村廉政治理為突破口,探究提升鄉村黨建質量和法治鄉村建設水平,進而為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主要內容聚焦:中國共產黨開展鄉村廉政治理的歷史脈絡、從多學科視角解析鄉村「微腐敗」形成的學理淵源、從實踐維度探究鄉村「微腐敗」的現實緣由、從多方位闡釋鄉村廉政治理的法治邏輯和法治功能,於此基礎上,立足於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時代方略,較系統地論述鄉村廉政治理的法治化體系和能力等具體內容。

作者簡介

徐銅柱,湖北巴東人,法學博士,教授,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人選,博士生導師。現任湖北民族大學黨委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兼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廉政分會理事、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長期從事人才培養、教育管理和理論宣傳工作,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的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主持並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出版學術專著和主編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一 鄉村廉政治理問題研究緣起
二 鄉村廉政治理問題研究綜述
三 研究目標與研究突破
四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第一章 鄉村廉政治理問題概述
第一節 基本概念界定
一 何為「村幹部」
二 村幹部與其他幹部的區別
三 「腐敗」、「微腐敗」與「村幹部腐敗」
四 廉政、廉政治理與鄉村廉政治理
第二節 鄉村微腐敗的類型
一 根據微腐敗人數多少的劃分類型
二 根據微腐敗目的不同的劃分類型
三 根據微腐敗意願不同的劃分類型
四 根據微腐敗性質不同的劃分類型
五 根據微腐敗領域不同的劃分類型
第三節 鄉村微腐敗的方式
一 承接國家資源過程中的腐敗方式
二 管理集體資源過程中的腐敗方式
三 治理村民事務過程中的腐敗方式
四 實施村民自治過程中的腐敗方式
第四節 鄉村微腐敗的特徵
一 共性特徵
二 個性特徵
第五節 鄉村微腐敗的危害
一 對黨的危害:損害黨的形象,動搖黨的執政根基
二 對政府的危害:降低行政效率,損害政府公信力
三 對社會的危害:影響社會穩定,敗壞社會風氣
四 對村莊的危害:傷害農民感情,阻滯發展步伐
五 對家庭的危害:毀壞個人前途,破壞家庭幸福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鄉村廉政治理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 黨在革命年代鄉村廉政治理的回顧(1921—1949)
一 黨在初創時期有關鄉村廉政治理的舉措(1921—1927)
二 黨在土地革命時期鄉村廉政治理的實踐(1927—1937)
三 黨在抗日戰爭時期鄉村廉政治理的實踐(1937—1945)
四 黨在解放戰爭時期鄉村廉政治理的實踐(1945—1949)
第二節 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鄉村廉政治理的回顧(1949—1978)
一 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鄉村廉政治理實踐(1949—1956)
二 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鄉村廉政治理實踐(1957—1978)
第三節 黨在社會轉型時期鄉村廉政治理的回顧(1978—2012)
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黨的十三大之前(1978—1987)
二 黨的十三大至黨的十五大之前(1987—1998)
三 黨的十五大至黨的十八大之前(1998—2012)
第四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廉政治理的回顧(2012年至今)
一 這一時期農村「微腐敗」的狀況
二 中央和各地懲治鄉村微腐敗的舉措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鄉村微腐敗形成的學理解析
第一節 國外腐敗研究的基本命題
一 腐敗與政體關係
二 腐敗與國家結構
三 腐敗與選舉制度
四 腐敗與經濟增長
五 西方腐敗命題的局限性及其啟示
第二節 鄉村微腐敗成因的多學科審視
一 政治學視角
二 經濟學視角
三 文化學視角
四 社會學視角
五 法學視角
六 行政學視角
七 心理學視角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鄉村微腐敗形成的現實緣由
第一節 思想認知層面
一 思想問題表現
二 思想病症分析
第二節 法律制度層面
一 刑法身份有缺失
二 民主選舉制度不健全
三 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
四 綜合監督制度不健全
第三節 收益成本層面
一 微腐敗的隱蔽性強
二 微腐敗的成本偏低
三 權力制約力度有限
第四節 機會誘因層面
一 激勵因素不足
二 腐敗誘因增多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鄉村廉政治理的法治邏輯
第一節 中西權力腐敗治理的理論發展史
一 西方權力腐敗治理的理論發展史
二 中國權力腐敗治理的理論發展史
第二節 田野調查場域中鄉村微腐敗的實證分析
一 鄉村微腐敗的具體個案透視
二 鄉村微腐敗個案實踐中的法治價值
第三節 鄉村廉政治理過程中的黨法作用與實踐
一 黨法的法律位格
二 黨法的法治實踐
第四節 新時代法治觀與鄉村廉政治理的內在關聯
一 新時代法治觀對鄉村廉政治理的路徑要求
二 新時代法治觀對鄉村廉政治理的技術要求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鄉村廉政治理法治化的功能
第一節 規範功能
一 指引功效
二 教育功效
三 評價功效
四 預測功效
第二節 引領功能
一 引領鄉村法治思想建設
二 引領鄉村法治文化建設
三 引領鄉村法治社會建設
四 引領崇尚法治的好民風
第三節 維護功能
一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二 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三 維護鄉村良性秩序
第四節 保障功能
一 保障村民合法權益
二 保障村幹部合法權益
三 保障鄉村振興目標實現
第五節 強制功能
一 懲治作用
二 威懾作用
三 懲惡揚善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鄉村廉政治理法治化路徑
第一節 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的宏觀建構
一 黨領導下的基層法治與基層治理體系的關係
二 鄉村「微腐敗」治理必須強化黨的統領地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