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注譯 齊沖天 齊小乎注譯 97871002083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56
商品編號: 978710020836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論語》注譯
ISBN:978710020836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齊沖天 齊小乎注譯
頁數:36, 28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48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註譯》是《論語》全譯本。各篇均先分段出原文,之後是「註釋」「提示」「譯文」。生僻字或多音字隨文括注漢語拼音,便於誦讀學習。
《註譯》作者開篇的「序言——關於孔子和《論語》」,從六方面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孔子學說、孔子思想、《論語》的地位,以及關於《論語》的解釋,有助於讀者更全面地理解《論語》,了解孔子。關於《論語》的解釋,作者從「語言問題」和「理解問題」兩方面,很好地對《論語》常用語和古詞古義做出準確訓解,並強調應從《論語》的言論背景、各章節間的聯繫、人物性格,以及孔子言論的針對性諸方面學習和理解《論語》。
作者說:「念《論語》的過程,也是我們閱讀和判斷能力提高的過程。」

作者簡介
齊衝天,江蘇常州人,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194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4年保送研究生,師從王力先生攻讀漢語史專業。曾任中國訓詁學研究會理事、許慎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訓詁學教程》《漢語史簡論》等。
齊小乎,女,1961年生。《中國財經報》高級記者。

目錄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日篇第二十

前言/序言
一、《論語》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論語》就是孔子的論和語。論就是議論,語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覺悟。總之,它不是一般的話語,是學術理論。過去把周秦時的散文分為記事與記言,《論語》當然是記言的了,但是其中第十篇《鄉黨篇》記載孔子的生活情況和言行風貌,那就是記事的了。
《論語》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后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沒有問,就是記下孔子的言論,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大約十分之一的篇幅是孔子弟子回答別人的言論,如《子張篇第十九》共二十五章,就都是子張、子夏、子游、曾子、子貢的話。自來有所謂「語錄體」,這便是典型的語錄體。沒有許多的上下文,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說完為止;而且有話也沒有長篇大論,即使題目很大,也是大題短論。《論語》中最長的一章該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11 24),也不到五百字。最短的只有六七個字,如「子不語怪、力、亂、神」(7 20),便是七個字。所以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1713-1784年)感到孔子學說簡潔可愛。孔子作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思想家、世界的文化偉人,總共也就留下了幾百段語錄,集中收集在《論語》里。還有一些散見在《左傳》《禮記》等書中。
《論語》總共二十篇,不到五百章。因為《鄉黨》等篇中各個版本分章不同,稍有出入,故分為四百幾十章不等。但是各章先後的順序,大家都是一致的。至於最初編纂這本《論語》的人把哪一章放在哪裡,有沒有講究?小的講究有,大的講究看不出來。例如往往有些內容相近的章編在一起,如孔子遇見隱者的對話共有六章,編在兩處,沒有更分散,也沒全在一起。《子張篇》都是弟子們的言論,但還有一些篇里也夾雜一些弟子的話。為什麼要分二十篇?每篇為什麼是那麼些章?都看不出名堂。每篇的標題取各篇第一章的頭兩個字,也不成意義。所以,四百多段語錄只是很鬆散地羅列著;而且,還有幾章是前後重複的。兩千多年來的讀者和研究者,誰也沒有去編一本歸類而有順序的本子。就是這樣一個無體例的體例,各自可以自由地去互相聯繫,互相發明,在腦子裡形成一個學說的整體。宋代的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另外那半部呢?似乎丟掉了也不要緊,不在篇章上下功夫,著重的是去實行,一個字也可以做一輩子,幾百章書是「一以貫之」的,所以缺了半部也不要緊。至於《論語》的編錄者是誰?當然是許多弟子們去乾的了。要記錄幾十年裡在各個地方說的話,自然要由許多人來完成這項工作。大家記錄以後,匯總起來,當年曾在魯國、齊國等流傳著不同的本子。這樣,它的編纂也就不是出於一人之手。細心的讀者發現,書中對孔子的弟子都稱字,如子張、子夏等,唯獨對曾子,就始終不稱子輿,十七次均稱其姓,尊稱為曾子,這就露出了馬腳——曾子的學生是《論語》的編纂者或主要編纂人。還有對有若,《論語》中四次稱有子,兩次稱有若,則稱有子的地方是有子學生所記。楊伯峻先生說,《論語》中年代最晚的一章書應該是8 4章曾子臨死前回答孟敬子的一段話。曾參又是孔子弟子中最年輕的,比孔子小四十六歲,曾子活到七十歲,那麼記載下這段話,又編進《論語》中去,自然就是曾子的學生在孔子去世四五十年以後所乾的了。
荀卿(前313-前238年)無疑是個熟讀《論語》的人,他在文章中經常就孔子的觀點來做發揮。他的中青年時代離曾子臨死前回答孟敬子那段話的時間,大約是一百五十年,即離《論語》成書的時間不遠了。我們發現《荀子》的第一篇《勸學》與《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相同,都是以學習問題開卷,《荀子》的末篇《堯問》與《論語》的末篇《堯日》相似,都是以堯的話題收卷。這不像是一個偶合,像是荀子的一個編纂意趣。若是這樣,我們就可以感到,荀子當時讀到的《論語》跟我們現在的《論語》應該大體差不多。
《論語》全書一萬二千七百多字,過去的人是背得很熟的。由於書中句子短,語氣詞多,我們能感到,在記言的時候,書中還保留了濃厚的口語風格,只是在後人讀來,它已經成了詰屈的古漢語。《論語》的語言,以口語為基礎,還結合許多學術概念、政治用語、史籍詞句,還有許多哲理性的語言、文藝性的語言。這樣,它就不可能像一般的群眾口語,我們也不應要求一位博學的學者只講些群眾語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