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門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提高教學實效性,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作者基於長期一線教學實踐,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22個研究專題,如「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與主體」,等等。所設置專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一方面充分囊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另一方面充分融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力求實現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作者簡介
陳紅,海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海南省首批「百人專項」入選者,海南省領軍人才,海南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莫斯科國立大學哲學系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科學教育中心國際專家,莫斯科金融法律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當代文化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2014年,獲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稱號;2015年,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2017年在「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最美中國夢」——全國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中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目錄
專題一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1
專題摘要1
專題分析1
一走近馬克思2
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與發展4
三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6
四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9
重點閱讀文獻14
理論思考14
專題二馬克思主義與青年大學生的成長15
專題摘要15
專題分析15
一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5
二馬克思主義與大學生的成長21
重點閱讀文獻27
理論思考27
實踐活動設計27
專題三多姿多彩的世界從何而來29
專題摘要29
專題分析29
一關於世界本原的不同觀點29
二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31
三世界的物質統一性37
重點閱讀文獻39
實踐活動設計40
專題四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41
專題摘要41
專題分析41
一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形式41
二事物的聯繫和發展43
三事物聯繫發展的基本規律50
重點閱讀文獻59
理論思考59
專題五如何提高辯證思維能力60
專題摘要60
專題分析60
一什麼是唯物辯證法61
二辯證的思維方法62
三增強科學思維能力66
重點閱讀文獻71
理論思考71
專題六如何認識紛繁複雜的世界72
專題摘要72
專題分析72
一我們的認識是從哪裡來的72
二認識的本質78
三如何獲得對事物本真的認識81
重點閱讀文獻84
理論思考84
專題七如何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求真知」85
專題摘要85
專題分析85
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85
二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91
重點閱讀文獻96
理論思考96
專題八如何推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統一97
專題摘要97
專題分析97
一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辯證關係98
二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00
三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103
重點閱讀文獻105
理論思考105
實踐活動設計106
專題九如何看清人類社會歷史現象107
專題摘要107
專題分析107
一社會起源之謎108
二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112
重點閱讀文獻119
理論思考119
專題十如何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與主體120
專題摘要120
專題分析120
一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121
二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124
三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127
四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129
五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131
重點閱讀文獻137
理論思考138
專題十一揭示資本主義本質的出發點在哪裡139
專題摘要139
專題分析139
一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140
二商品二因素與勞動二重性140
三商品價值量的決定143
四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145
五價值規律及其作用146
六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147
重點閱讀文獻150
理論思考150
實踐活動設計150
專題十二勞動價值論的形成與發展151
專題摘要151
專題分析151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揚棄與發展152
二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154
重點閱讀文獻159
理論思考159
專題十三資本家的財富從何而來160
專題摘要160
專題分析160
一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產生160
二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163
三資本主義所有制165
四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166
重點閱讀文獻172
理論思考172
專題十四金錢操縱下的資本主義民主173
專題摘要173
專題分析173
一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本質173
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本質178
重點閱讀文獻180
理論思考180
專題十五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影響181
專題摘要181
專題分析181
一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181
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一步深化188
重點閱讀文獻189
理論思考190
專題十六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191
專題摘要191
專題分析191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191
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193
三經濟全球化的動因與影響195
重點閱讀文獻199
理論思考199
專題十七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200
專題摘要200
專題分析200
一二戰以來資本主義變化的新特點200
二資本主義出現新變化的原因206
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的矛盾與衝突207
重點閱讀文獻210
理論思考210
專題十八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211
專題摘要211
專題分析211
一空想社會主義的提出211
二科學社會主義215
重點閱讀文獻227
理論思考227
專題十九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與發展228
專題摘要228
專題分析228
一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飛躍228
二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230
三社會主義發展的長期性和多樣性231
四社會主義在實踐中開拓前進234
重點閱讀文獻239
理論思考240
專題二十共產主義社會是最美的241
專題摘要241
專題分析241
一如何科學預見未來社會241
二什麼是共產主義社會243
重點閱讀文獻252
理論思考252
專題二十一共產主義社會一定能實現253
專題摘要253
專題分析253
一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三重證明253
二共產主義什麼時候實現257
重點閱讀文獻263
理論思考263
專題二十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264
專題摘要264
專題分析264
一堅持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統一265
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267
三駁斥「共產主義渺茫論」277
重點閱讀文獻280
理論思考280
實踐活動設計281
參考文獻282
附錄286
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設計問題導向的實現路徑286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專題設計中的「合和」原則及其運用292
思政課「有備而來」,教與學「裡應外合」——記海南師範大學思政課改革301
前言/序言
前言
海南師範大學近年來在思政課建設上積極探索,在教師成長、授課方式、學生培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嘗試,形成了「五導一體」思政課程建設模式:專家引導、集體備課——打造專家型教師隊伍;問題導向、專題教學——豐富教學內涵;教師指導、學生主體——增加學生獲得感;《手冊》督導、細化管理——保證入腦入心;過程主導、多元考核——確保教學實效;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五導一體」思政課程建設模式改革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中國教育報》以《思政課「有備而來」,教與學「裡應外合」——記海南師範大學思政課改革》為題進行了報道,多家權威網站全文轉載。在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索中,我們深刻認識到,無論採用怎樣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怎樣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方法,教學內容始終是根本和中心,講什麼、教什麼,終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謂「內容為王」就是這個道理,一切技術、方法都必須圍繞並服務這個中心。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並打造一套優質專題,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利器,也是「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的應有之義。如何設計並打造優質的教學專題呢?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21年版)教材為依據,結合多年授課經驗精心設計了22個專題,努力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本書專題設計有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是豐富內容模塊提高各專題的可讀性。以問題意識為統領,通過設置「專題摘要」「專題分析」「閱讀材料」「重點閱讀文獻」「理論思考」「實踐活動設計」等模塊,著力增強本書的閱讀趣味,進而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其中「專題摘要」模塊提綱挈領,扼要呈現本專題所要闡釋的馬克思主義原理,便於學生第一時間掌握重點;「專題分析」模塊條分縷析,從多個角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