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信息技術基礎》全書共分為8個模塊,模塊1為Windows桌面系統管理,模塊2為WPS文檔處理,模塊3為WPS電子錶格處理,模塊4為WPS演示文稿製作,模塊5為圖形圖像處理,模塊6為信息檢索,模塊7為信息素養與社會責任,模塊8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體例圍繞工作過程展開,每個模塊分成若干工作任務,對典型工作任務的講解按照任務導航(包含任務清單和任務描述)→任務流程→任務實施→知識鏈接→拓展視頻的流程設計。任務導航中提出工作任務,使學習者了解需要做什麼,任務流程中體現工作步驟,任務實施中講解具體實現方法,知識鏈接總結了技術中的理論部分知識,拓展視頻中提供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者簡介
劉乃瑞,副教授,致力於高等職業教育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研究和實踐,主持過北京市教委科研課題及教改課題,編寫《計算機通用技能案例教程》等計算機基礎類教程四部。
馬映紅,副教授,致力於計算機基礎教育事業,主持過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參与編寫《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教程》等計算機基礎類教材七部。
秦勇,副教授,致力於計算機開源技術的教學普及和線上線下混合式職業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編寫《計算機網路系統基礎及實訓教程》等著作四部。
目錄
模塊1 Windows桌面系統管理
任務1 個性化桌面設置
任務2 文件與文件夾管理
任務3 計算機設置與應用程序管理
任務4 網路與安全管理
模塊2 WPS文檔處理
任務1 「詩詞賞析」文檔排版
任務2 「中國青銅器簡介」文檔排版
任務3 「野生虎保護」文檔排版
任務4 「一元二次方程」文檔排版
任務5 文檔郵件合併
任務6 論文排版
模塊3 WPS電子錶格處理
任務1 製作員工基本信息表
任務2 美化銷量表
任務3 成績單數據處理
任務4 訂單表數據分析
任務5 製作銷售數據比較圖表
模塊4 WPS演示文稿製作
任務1 創建、編輯教育類演示文稿
任務2 修飾教育類演示文稿
模塊5 圖形圖像處理
任務1 製作宣傳海報——毛澤東詩詞賞析
任務2 給女孩化妝
任務3 一張生活照變一聯證件照
模塊6 信息檢索
任務1 網路信息檢索基本常識
任務2 使用搜索引擎
模塊7 信息素養與社會責任
任務1 信息素養的基本概念及主要要素
任務2 信息技術發展史及信息表示
模塊8 新一代信息技術
任務1 大數據
任務2 雲計算
任務3 區塊鏈
任務4 物聯網
任務5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
任務6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高等職業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是各專業學生的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信息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理解信息社會特徵並遵循信息社會規範;使學生掌握常用的工具軟體和信息化辦公技術,了解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具備支撐專業學習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使學生擁有團隊意識和職業精神,具備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能力,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本教材對標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專科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1年版)》,是基於工作過程的新形態立體化教材。教材在理論知識方面介紹了信息素養與社會責任,介紹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技術特點、典型應用、技術融合。在信息技術常用軟體的應用方面採用基於工作過程的模式,關注學習情境的創設,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選擇與職業、學習、生活相關的素材,並將課程思政貫穿其中。本教材立體配套,讀者可通過手機掃描嵌入教材各任務的二維碼,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因此,這是一本支持移動學習,符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全書共分為8個模塊,模塊1為Windows桌面系統管理,模塊2為WPS文檔處理,模塊3為WPS電子錶格處理,模塊4為WPS演示文稿製作,模塊5為圖形圖像處理,模塊6為信息檢索,模塊7為信息素養與社會責任,模塊8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體例圍繞工作過程展開,每個模塊分成若干工作任務,對典型工作任務的講解按照任務導航(包含任務清單和任務描述)→任務流程→任務實施→知識鏈接→拓展視頻的流程設計。任務導航中提出工作任務,使學習者了解需要做什麼,任務流程中體現工作步驟,任務實施中講解具體實現方法,知識鏈接總結了技術中的理論部分知識,拓展視頻中提供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