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地系統是山區地理學研究的核心。特殊的地形地貌、脆弱的生態環境和相對封閉的人文系統使山區成為最為複雜的人地關係地域系統之一,解決其廣泛存在的生態退化、自然災害和社會問題有待對山區人地系統的科學認知。 本書聚焦于筆者長期關注和研究的典型山地區域——秦巴山區。秦巴山區生態價值巨大,戰略地位突出,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生態保護壓力劇增,發展建設需求與自然環境約束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受到學界和政府的持續關注。深入研究秦巴山區人地系統內部空間格局與演化規律,提出科學適宜的優化發展策略對於促進該地區協調與可持續發展、解決其突出的人地矛盾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研究成果突破均衡論的傳統認知與框架,構建了具有山地特徵的人地系統理論研究方法與實踐應用體系,採用全時段、多尺度、多維度的人地要素時空交互研究思路,初步釐清了秦巴山區人地系統的時空演化、格局和成因,同時採用空間匹配與效益均衡模型對其人地均衡狀態進行評價,提出適宜於秦巴山區的空間管控模式與管控實踐方案,為山區創新管理和實踐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書可供人文-經濟地理學、城鄉規劃學領域的廣大高校師生、科研人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管理人員、規劃設計諮詢機構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敬博,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二所所長,博士,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規劃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生態修復與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長期致力於國土空間規劃、城鄉規劃及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主持或參編學術專著3部,參与完成各類國家級諮詢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完成各類規劃實踐50餘項,榮獲全國優秀城鄉規劃一等獎1項、省級優秀城鄉規劃一等獎2項,其他省級及廳局級獎勵20餘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