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廣西石刻發展歷史悠久,經歷了始於秦、勃興于唐、鼎盛于宋、低落於元、復興于明、繁榮于清的發展軌跡,形成了全面性、系統性、開創性、珍稀性的石刻文獻,是廣西文化中的重要的、系統的一類文獻。廣西石刻各時代的石刻數量、內容、形制等各具時代特徵,其中唐宋石刻以摩崖居多,參与者眾多,其形式、內容、體裁豐富,奠定了廣西石刻發展的基礎。廣西唐宋石刻與地理、歷史人文等各種因素緊密聯繫,形成了具有歷史性、文化性、藝術性的石刻景觀、文學景觀。本書旨在梳理廣西石刻從唐前至民國時期的發展歷史,在概覽發展總體情況的基礎上,重點從石刻的內容分別論述分析,概括廣西石刻的創作者、作品內容意義、文學性以及傳播影響等方面特點,探析廣西唐宋石刻規律與意義。作者簡介
蔡文靜,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石刻文學等領域的研究。已在國內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0篇。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