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中的200隻名紫砂壺,截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其中,明代33隻,清代138隻,民國29隻,是本人1100餘只藏品中,經十多年面向社會大眾,及北京、上海、台灣等地專業學者們不斷地研究后,嚴格篩選定級,方能列入本書的名人名品。 陶藝師們把文人墨客的書畫情懷,玉雕、木雕中的浮雕、透雕、圓雕、簿意雕的人物、花草、山水、神獸等形態,巧妙地應用於作品。讓形態表達思想,思想創造藝術,藝術豐富想象,想象成就作品的生命力,生命力在於上能進宮獻帝王,下到百姓入廳堂。用一絲一扣的嚴謹,展現作品的雅緻和時代印記,以及獨有的格調定位,在紫砂陶藝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作者簡介
劉心保,曾用名劉興寶,字林耕,號岩泉。中共黨員,經濟師,大學文化。1945年2月出生,湖北隨州人,祖籍江西。 1992年至2005年任湖北省隨州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此間,曾兼任《人民日報》社、英文《中國日報》社、日文《人民中國》雜誌社的華東地區廣告代理總經理。 長期以來,潛心研習中國明、清、民國早期紫砂茗壺製作名人和中國閑章名印的製作名人,並收藏名壺、名印和中國玉雕名件。 2014年,上海電視台分別以「紫砂情懷」「古印收藏」為題,攝製兩檔專題紀實連播。上海《新民晚報》《勞動報》《浦東時報》,以及浦東電視台等二十余家媒體分別進行了採訪報導。被譽為「藝海泛舟功夫深」的海派收藏家。目錄
明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