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概念史研究 孫江 97871002191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10021915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亞洲概念史研究
ISBN:978710021915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孫江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29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亞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主辦、著名學者孫江主編的歷史類書籍(輯刊)。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徵。《亞洲概念史研究》刊載海內外學者與語言、翻譯、概念、文本、學科、制度和現代性等主題有關的論文和評論,旨在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係來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推動亞洲概念史研究的發展。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0卷執行主編為柯修文、閔心蕙,本卷分為「翻譯時代」「禮儀之爭」「論衡」三部分,集中審視中西兩種差異性較大的文明在近代早期交流過程中的概念可譯性,將那些被學者所忽視的主題的各類案例研究納入其中,例如亞里士多德學說的漢語翻譯、語言學習、禮儀之爭中各種立場的複雜反應、啟蒙哲學家對耶穌會翻譯策略的反思及多明我會傳教士多樣化的著作。

目錄

代序:近代早期的中西交流與文化可譯性 柯修文
翻譯時代
作為實體廣延的量——從亞里士多德到晚明《名理探》的脈絡 梅謙立著 陳莉譯
一、引論
二、《範疇篇》第六章翻譯及評註
三、問題一(量的形式原則)
四、問題二(量的範疇)與問題三(量可被說成相等或不等)
五、結論
翻譯、對話和談話——論馬勒伯朗士的《一位基督教哲學家與一位中國哲學家關於上帝存在和性質的對話錄》 安德魯·本傑明著 遲劍鋒譯
一、弁言
二、翻譯與對話
三、馬勒伯朗士的翻譯
四、馬勒伯朗士的律法
在華傳教的文化可譯性:白敏峩對耶穌會適應主義的辯護 柯修文著 劉天元譯
一、引論
二、白敏峩的傳教生涯
三、與龍華民關於不確定性的鬥爭
四、白敏峩對龍華民解釋學原則的批判
五、結論
比較哲學中的格義
——以「理學」的中法互譯為例 張逸婧
一、哲學翻譯的特點
二、佛經漢譯和西學漢譯的共同點
三、以「理學」格義「哲學」
四、以哲學格義理學
五、餘論
從靈性到大體
——清代兩個匯通中西的「人性」概念之比較 黃志鵬
一、引言
二、從靈魂到靈性:耶穌會士的靈魂論譯介
三、靈性與大體:儒、耶人性論的會通
四、餘論
學習語言和協商:帝制中國晚期耶穌會譯者的經歷 寒梅著 虞越譯
一、引言
二、「你能想到的最狡猾的文字和語言」:西方傳教士眼中的漢語
三、翻譯過程與策略
四、翻譯關鍵術語及個案研究
五、結論
禮儀之爭
中歐禮儀之爭:17世紀中國宗教的譜系 梅歐金著 李璐譯
一、引言
二、近代早期在華傳教士的宗教分類法
三、對「三教」的態度
四、天主教關於儀式和宗教的神學分類
五、1640年代至1680年代修士到達福建后的中國禮儀之爭
六、萬濟國對中國禮儀的態度
七、對萬濟國的反應:嚴謨、羅文藻、方濟各
八、結語
中國禮儀之爭中的靈魂概念:以夏大常為例 王雪迎著 葛曉雪譯
一、引言
二、利瑪竇、艾儒略、夏大常及靈魂(anima)的中文翻譯
三、夏大常論靈魂的精神性
四、夏大常論靈魂的個體性
五、結論
「禮儀」與「譯名」的二重爭議
——《中華帝國歷史、政治、倫理及宗教概論》新探 劉天元
一、引言
二、《概論》對中國禮儀記述
三、關於「上帝」等宗教術語譯名的爭議
四、教內教外的「中國聲音」
五、餘論
論衡
梁啟超與庚子前後「社會」話語的形成 承紅磊 聶利
一、梁啟超的「群學」觀及其對「社會」一詞的初接觸
二、梁啟超在日期間對政治學和社會學知識的吸收
三、從「群」「人群」到「社會」
四、「社會」及其意義
五、餘論
概念史:簡短的導論 馮凱著 謝麗萍譯
一、概念史的發展史
二、東亞概念史
三、問題與理論反思
四、概念史的未來展望
徵稿啟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