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之怒-1931年長江水災 (精) (英)陳學仁 著 耿金 譯 97875452197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光啟書局有限公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4521972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龍王之怒-1931年長江水災 (精)
ISBN:9787545219722
出版社:上海光啟書局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英)陳學仁 著 耿金 譯
頁數:3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29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以洪水為研究對象的環境史著作,具體描述了中國1931年發生的長江洪水的歷史狀況和環境影響。通過史料挖掘與鋪陳,一方面解釋了洪水對當地帶來的生態和經濟影響,另一方面講述了人們對洪水的應對。本書試圖以這場洪水作為出發點,考察了中國自古以來長江流域發生洪水的歷史脈絡、人與洪水關係的變化、人們對抗和引導洪水的活動,進而探究近代以來中國多發災害的歷史成因,回顧中國對災害認知的不斷加深,從而豐富對災害歷史研究的理解。

內容簡介

除了九一八事變,1931年的中國還經歷了另一場災難——長江水災。武漢三鎮首當其衝,竟成一片汪洋,各方反應交織出水災來襲下的歷史眾生相:疲於應對的國民政府,接踵而至的日本入侵,難民營地與水上交通,飢荒與血吸蟲病,甚至謠言開始流傳,說這是行雲布雨的龍王在現身報復 本書再現這場不應被遺忘的災害,尤其提出「致災機制」理念,指向更全面的災害認知——構成災害的,不僅僅是洪水等自然風險,還包括洪水前後人類的認知與應對;「致災機制」不會消失,而是隨時代變化而重新調整,如同龍王喜怒的交替再現。

作者簡介

耿金,1987年生,雲南富源人,歷史學博士,現就職于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研究方向為環境史、水利史、農業歷史地理、景觀史、災害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級人才項目1項,校級社科項目2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項,省級項目2項。已出版著作3部,在《史學理論研究》《民俗研究》《史學月刊》《思想戰線》《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農史》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近二十篇。

目錄

致中文版讀者
致謝
引言
災害的本質
致災機制
1931年洪水的六個歷史畫面
第一章 長江
自然洪水
定居沖積平原
工程風險
與水爭地
與洪水共生
水災肆虐的土地
經受風暴
第二章 洪水脈衝

栽培植物
家畜
野生動物
微生物環境
演替與重建
第三章 龍王
馴化龍
質疑龍
廢黜龍王
大水沖了龍王廟
抱佛腳
潰堤處的龍
第四章 災感
湖泊
聲音與畫面
水上城
功能失常的現代性
兩則洪水軼事
逃離身體
第五章 災害專家
災害技術官員
實際人道主義
救災全球化
我不能忘記這個名字——美國!
危險的旅程
急賑和工賑
勝利有很多父親
第六章 流民
流動與流浪
難民城市
商業與犯罪
水上妓女與性別生存
拯救兒童
「赤匪」與戒嚴
清街
善行與監禁
結語
「戰勝了洪水」
致災機制的轉變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