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乾嘉時期,樸學取代理學成為主流學術,學術研究範式的轉變影響了這一時期的文學觀念。乾嘉學人重新思辨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的關係。袁枚的性靈說與翁方綱的肌理說,前者對抗樸學,後者擁抱樸學,兩者旨趣迥異。性靈說與乾嘉義理有內在的一致性。樸學的博雅考證推動了乾嘉時期的駢文創作。乾嘉學者將駢文視為文章正宗,此時的駢散之爭是漢學與宋學之爭的延伸。在乾嘉樸學的影下,通俗文學也具有了濃厚的考證色彩。作者簡介
梁結玲,男,閩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持國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項目多項,出版專著多部。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