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書接上回,1964年2月,約時萬眾矚目的場面為搖滾樂波瀾壯闊的新一階段拉開了序幕。 這是一個國際化程度更高的造星時代:藝人簽約和唱片發行紛紛開展全球布局,銷量進入全新的量級,「金唱片」和「格萊美獎」成為眾人競相追逐的目標。 這是一個大眾文化的時代:音樂的介質發生變化,電聲樂器備受喜愛,傳統唱片邂逅新興的磁帶和卡帶,披頭士和滾石的演出以及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一經電視轉播,深深塑造了幾代觀眾的音樂品味。 這還是一個提出主張的時代:20世紀六七十年代,詹姆斯·布朗索自我,由此誕生的許多作品情感充沛、形式激越,「搖滾」一詞也越發和「抗議」及「爭議」緊密相聯。 如果說上一卷是追源溯流,那麼《搖滾:一部歷史》的第二卷因為年代更晚近,不難看到,很多21世紀依然流行的事物已經蔭芽。在埃德·沃德打造的名人堂里,鮑勃·迪倫、瓊·貝茲、埃里克·克萊普頓、埃爾頓·約翰、傑夫·貝克等一長串閃閃發光的名字告訴我們、「經典搖滾」的時代,絕對是長青的時代!作者簡介
埃德·沃德(1948-2021),曾任《滾石》雜誌主編,「西南偏南」音樂節聯合創始人,擔綱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新鮮空氣》(Fresh Air)節目搖滾欄目多年,著有《搖滾年代》《邁克爾·布魯姆菲爾德:美國吉他英雄的起與落》《政權落幕盡頭的酒吧》《兩則布魯斯故事:埃德·沃德虛構小說》等多部作品。目錄
第零章 迄今為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