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原生態歌謠是活在民間的言語瑰寶,因而被稱為人類的「第二種語言」,亦是口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原生態歌謠是一部濃縮的民族語言史、風俗史、文化史。本書圍繞原生態歌謠的修辭動因和修辭原則、原生態歌謠的修辭現象、原生態歌謠的修辭效果等問題開展研究,對雲南少數民族漢調歌謠特有的修辭規律及價值進行闡釋,以田野調查的統計數據為基礎,第一次對雲南特有民族漢調歌謠顏色詞的運用規律進行了釐定,較為深入地探討了雲南特有民族歌謠顏色詞修辭的模糊性、滲透性及獨特性等特徵。作者簡介
蘇義生,男,彝族,1977年生,雲南雙柏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博士。2013年7月,以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到怒江州工作,系雲南省高德榮先進事迹報告團成員,2015年10月破格晉陞為主任編輯。在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專題學術論文數十篇,代表作《歌謠修辭研究——以雲南諸民族歌謠為例》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雲南少數民族歌謠修辭的專著。曾榮獲地廳級以上表彰數十項。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