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藝術學導論-理論話語與批評實踐 支宇等著 97875039690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0396900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認知藝術學導論-理論話語與批評實踐
ISBN:9787503969003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支宇等著
頁數:3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23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受認知科學迅猛發展的影響,西方當代美學與藝術研究諸領域都出現了一種可以稱之為「認知轉向」的話語現象。「認知藝術學」的產生不僅為當代文藝理論提供了極富前沿性的話語範式,同時也為當代文藝批評提供了最基本的實踐進路。本書從廣義認知詩學、認知圖像學、認知藝術心理學、認知神經美學和認知神經藝術史五個章節來系統地梳理「認知藝術學」的理論範式與話語譜系,並分別輔之以相應的個案批評文本來呈現認知藝術批評的思想鋒芒、操作流程與具體方法,以期進一步推動漢語學界文藝理論話語與批評實踐的「認知轉向」。

作者簡介

支宇,男,文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藝術美學、中國現當代藝術思潮與視覺文化研究。出版《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2009)、《新批評:中國後現代性批評話語》(2008)、《文學批評的批評》(2004)、《高小華》(合著,2012)、《永恆的原鄉: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研究》(合著,2015)、《重構景觀:中國當代生態藝術思潮研究》(合著,2018)、《藝術史敘事與藝術經典的重構》(I-VI,2015-2019,合著)等著作。

目錄

導論 走向認知藝術學:當代藝術理論與批評的認知轉向
一、圖像轉向與知覺固化:為視覺想象力而奮鬥
二、作為繪畫平台(painting flatbed)的身體與知覺經驗
三、眼、手、心:從感覺的邏輯、筆觸的痕迹到雲的理論
四、數碼電子設備時代藝術的「視覺落差」與身體觸知
第一章 廣義認知詩學
第一節 廣義認知詩學的理論內涵與關鍵概念
一、心智轉換:認知心理學內涵
二、具身認知:認知語言學內涵
第二節 廣義認知詩學批評實踐
一、當代版畫藝術的感性配享與具身心智
二、數字時代繪畫藝術的具身藝術與邊際精神
三、走向「人文-具身設計學」:數字AI智能時代設計學研究的「認知轉向」
第二章 認知圖像學
第一節 認知圖像學的理論內涵與關鍵概念
一、視覺認知無意識:認知圖像學的生理-心理之維
二、文化認知:認知圖像學的社會學之維
三、轉錄與虛構:圖像生產的兩種模式
第二節 認知圖像學批評實踐
一、/雲/圖像與當代藝術的認知機制
二、鄉土藝術的空間敘事與地方圖像
三、餘論
第三章 認知藝術心理學
第一節 認知藝術心理學的理論內涵與關鍵概念
一、心理整合:認知藝術心理學的「認知綜合觀」
二、知識遷移與反抗簡化:藝術認知靈活觀
三、釋放潛能:藝術教育「認知想象力」
第二節 認知藝術心理學批評實踐
一、具身之物的身體經驗與時間意識
二、當代水墨對固化知覺與透明性書寫的反抗
第四章 認知神經美學
第一節 認知神經美學研究的理論內涵和關鍵概念
一、「視覺模組」與「審美專化」:審美經驗的生理學基礎
二、追求真相:視覺藝術的恆常性
第二節 認知神經美學批評實踐
一、后鄉土繪畫與視知覺的多重草稿競爭
二、當代版畫知覺經驗的延展與再造
第五章 認知神經藝術史
第一節 神經藝術史研究的理論內涵和關鍵詞概念
一、神經藝術史的學科背景與理論緣起
二、神經藝術史的腦科學基礎與實驗技術手段
三、神經藝術史理論範式的方法論特徵與學術價值
第二節 認知神經藝術史批評實踐
一、西方動態藝術史的認知神經美學闡釋
二、作為「具身觀看」的中國傳統藝術
附錄 認知藝術學與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具身性轉向」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