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他是個可愛的男孩兒,穿著千樹葉和樹上滲出的汁液做的衣裳,但他身上令人著迷的是,他依然是滿口的乳牙。他一見達林太太是個大人,便衝著她咬緊了兩排細珍珠般的牙齒。 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藝術家、比利時插畫大師、法國聖·埃克蘇佩里兒童文學獎得主康坦·格雷邦原創插畫。 知名譯者、詩人張熾恆權威足譯本,參照外文原版精心編校,復刻原汁原味的閱讀體驗。 影響傳奇巨星邁克爾·傑克遜一生的故事,他說:「在我心裏,我就是彼得·潘。」 啟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大人永葆童心的必讀童話!內容簡介
《小飛俠彼得·潘》講述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烏有島」。他們和島上的孩子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其間雖然也遇到了來自海盜霍克的威脅,但在彼得·潘幫助下,大家成功化險為夷。後來這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們想家了,他們飛回了家,慢慢長大成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長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飛來飛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帶離家庭,讓他們到「烏有島」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歡樂。作者簡介
詹姆斯·巴里,1860年5月9日生於蘇格蘭基里繆爾的一個紡織工人家庭,是十個孩子中的第九個孩子。 1882年,巴里在愛丁堡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並成了一名新聞記者。1885年他移居倫敦,從此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巴里的作品包括文集《古老輕鬆的田園詩》(1888年)和《瑟拉姆的窗戶》(1889年),以及散發著濃郁的傷感氣息的小說《小牧師》(1891年),後者使他成了暢銷書作家。 1897年,巴里將《小牧師》改編成劇本,成了一名成功的劇作家。隨後,他又創作了劇本《可敬的克賴頓》(1902年)、《婦人皆知》(1903年)和《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在1904年上演,之後每年的聖誕節期間該劇都要在倫敦重複演出。彼得·潘這個形象第一次出現是在巴里的作品《小白鳥》(1902年)中,這個故事的第一個聽眾是巴里愛戀的西爾維亞·盧埃林·戴維斯夫人的兒子。後來,巴里將彼得·潘的故事寫成了一本名叫《彼得和溫迪》的小說(1911年)。 巴里後期最成功的作品是《親愛的布魯特斯》(1917年)。這部充滿了夢幻的戲劇,又一次為倫敦的舞台帶來了神奇和幻想。巴里於1937年去世,根據他的遺囑,《彼得·潘》的版權贈給了倫敦的大奧曼德街兒童醫院。目錄
第一章 彼得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