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彼得·卡門青》是黑塞的第一部小說,此書出版后立刻受到評論界和讀者的一致讚譽,所以也是他的成名作。 當時的德國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國力強盛而危機四伏;民族主義、沙文主義甚囂塵上,叔本華和尼采成為新的偶像;以新奇為時髦的風氣盛行,各種現代文藝流派應運而生。然而剛剛踏上文壇的黑塞卻獨辟溪徑,以浪漫主義的詩意的筆觸塑造了彼得·卡門青這樣一個不隨俗合流的人物,其實也就是黑塞本人的寫照。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區一個農夫的兒子,少年時好夢想,他進城念完大學,涉足上流社會,終因不能適應都市裡資本主義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便「力求從世界和社會返歸自然」。「他在縮小的範圍內重演了盧梭半是大胆勇敢、半是多愁善感的反抗,他將由這條途徑成為詩人」。卡門青曾寫過一些唯美之義的詩,後來讀了莎士比亞、歌德和凱勒,便把自己那些「不成熟的幻想的產物」付諸一炬。他旅行義大利和瑞士的山區和農村,到大自然中去尋求和諧。他研究文藝復興的歷史,崇尚人文主義的精神,追隨主張助人為樂和救孤濟貧的聖徒方濟格的足跡,去接近和認識下層人民,最後返回山村。作者簡介
胡其鼎 l939—20l3 上海人。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編審。譯有黑塞的《彼得·卡門青德》《格特露德》《駿馬山莊》,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等。目錄
《彼得·卡門青德》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