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偉大的黑塞,頓悟者赫爾曼,神的使者,給人痛苦與寧靜的先知,我向你致敬!只有全悉理解在宇宙中寄生的生命和宗教的真諦者,才能有如此清晰的對人生意義的表述。誰理解了《悉達多》,誰就理解了人生,就理解了黑塞的全部詩歌。在小說中,作者將大徹大悟者佛陀「喬達摩悉達多」演化為四個人物:探索實踐的「悉達多」,輕信教條的「喬文達」;言教的導師——佛陀「喬達摩」,身教的導師——船夫傾聽者渡人彼岸者「維耶德瓦」。小說中還有另二個在俗世中使悉達多獲得解脫的重要導師:愛欲的化身名妓「伽摩拉」,世俗生活的象徵大商人「伽摩濕瓦彌」。還有一個因果輪迴的紐帶:悉達多與伽摩拉之子——小悉達多。內容簡介
社會中走不出悉達多,因為他在天與地之間追尋。《悉達多》是一部成長小說,一首生命之歌,以古印度為背景,描寫一個人歷盡滄桑、追尋生命真諦的一生。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出生於德國南部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1899年,自費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浪漫主義之歌》,未獲得公眾承認;1904年,以第一部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轟動德國。後來,他辭去工作,專事寫作,先後完成《在輪下》(1906年)《蓋特露德》(1910年)《羅斯哈爾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並在1923年加入瑞士國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黑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主要長篇小說有《德米安》(1919)、《悉達多》(1922)、《荒原狼》(1927)、《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和《玻璃球遊戲》(1943)等。其中《荒原狼》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目錄
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