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通過與西方相當不同的獨特途徑,中國的網路文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相關研究也得到迅猛發展。本書從網路文學研究面臨的現實困境入手,尋找到「原生理論」和「網路性」兩個突破口,對21世紀以來的中國網路文學研究已有的得失做出分析評價。 作者認為,2011年以前的網路文學研究側重於對「作品」和「學術理論」的研究,二者都與網路文學的真相有一定的距離,它們往往只看網路文學的「結果」 而不看其「過程」。但僅僅從其「結果」出發,我們很難把握其實際的運作模式。網路文學只有在使用者的實際「經驗」當中才能夠存在。通過分析網路文學「原生人」(the vernacular)的語言,作者探討了其作為「原生理論」的意義,認為網路文學的原生理論家所持有的「爽」的文學觀具有一種積極的自我辯護邏輯。這些原生理論家對網路文學的運作模式擁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雖然網路文學的原生理論不能全面取代主流意識形態分析,但作為一種反省具有獨特的參照價值。作者簡介
崔宰溶(1978一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文學碩士,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韓國明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目前專註于中國大眾文化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中國網路小說的韓語翻譯》《智能手機時代里網路文學的變化》《小說的再媒介與後人類的出現》等,並將古龍、韓寒等中國作家的書譯成韓文。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