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秦瘦鷗紀念文集》包括「詩文選輯」「訪談·懷念」「研究·評論」「生平年表」「作品一覽」五個部分。「詩文選輯」收集秦瘦鷗各個時期的詩文56篇,兼顧他的經歷、朋友圈和創作談;「訪談·懷念」收入文友、後輩,以及媒體工作者的文章31篇;「研究·評論」收各家多角度研究秦瘦鷗其人其作17篇;「生平年表」為筆者新編撰的;「作品一覽」系從各種刊物上搜得的秦瘦鷗的創作、翻譯、古籍整理的書目文獻,以便於讀者檢索。
目錄
詩文選輯
自述
深潛心底的鄉思
鄉思
秋陽下的故鄉
還鄉記——以竹刻著名的嘉定
尋找童年
寸草心
自報家門
六歲看草台班
七十年前的評彈與電影
小城裡演文明戲
第一節日的遐思
歲朝自勖
我的祖父
老秀才當街烘糕餅
秋霞圃今昔
母校澄衷中學
三渡浦江
連天烽火托妻孥
上海「孤島」時期文學回顧
大田灣舊夢
千兩黃金台北飛來
一個老體育記者的心裡話
訪談·懷念
研究·評論
秦瘦鷗生平年表
秦瘦鷗作品一覽
後記
前言/序言
陶繼明
2016年仲夏,我因病休
養在家,嘉定區圖書館時任
信息部主任王慶穩女士來探
望我,隨口說起前不久,秦
瘦鷗先生家屬向嘉定區圖書
館捐贈他生前的全部手稿、
筆記、照片,說這也是秦瘦
鷗的遺願。那片拳拳桑梓深
情,令人感動。王慶穩說作
為秦瘦鷗故鄉的圖書館,想
為他做點事,要我出出主意
。
秦瘦鷗是我尊敬的前輩
,也是教化嘉定的翹楚,更
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資格
寫上一筆的人物。我建議可
否利用他的捐贈,在家鄉圖
書館為秦瘦鷗搞一個專題陳
列,展示他的生平及作品,
待條件成熟時,再整理出版
他的紀念文集。這個創議得
到了館領導的全力支持。
2017年7月,「說不盡梨園意
,道不完桑梓情——秦瘦鷗
先生生平展」在嘉定區圖書
館成功舉辦,這個展覽以秦
瘦鷗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戲
劇的痴迷為切入口,生動地
展示了秦瘦鷗漫長而多彩的
一生,媒體爭相報道,觀眾
反響強烈。
縱觀秦瘦鷗的一生,他
從事過鐵路、銀行、教師、
編劇、記者、編輯等多種職
業,有著極為深厚的社會生
活閱歷。尤其值得關注的是
他酷愛戲劇,與梨園子弟交
好,熟悉他們的喜怒哀樂,
生活積累為他的文學創作提
供了豐富的養料。他勤於思
索,一生筆耕不輟,終於從
一位文藝青年成長為一代名
家。
秦瘦鷗是大眾文學的重
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長
第一篇小說《秋海棠》,以京劇
名優秋海棠(原名吳玉琴,
由於中國的地形正像一片秋
海棠的葉子,藝名改成「秋
海棠」,以此來寄託自己的
愛國情思)坎坷而不屈的一
生為主線,鞭笞了舊軍閥的
殘暴,批判了舊社會的黑暗
,在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
里程碑式的意義,被譽為「
民國第一悲劇」「民國第一言
情小說」「民國南方通俗小說
的壓卷之作」。《秋海棠》
成為久盛不衰的暢銷書,它
的問世引起了陣陣波瀾,話
劇、越劇、滬劇、粵劇、評
彈、電影、電視劇、舞蹈等
,多種藝術樣式對它進行演
繹。《秋海棠》還譯成外文
,走出國門。作為一個多產
作家,早在大學求學時期,
秦瘦鷗就創作出版了短篇小
說《恩·仇·善·惡》。20歲
時,他又創作了長篇小說《
孽海濤》,另有長篇小說《
危城記》《劫收日記》《梅
寶》等,這些作品充滿了對
專制腐敗的憤懣,以及對理
想社會的嚮往。他的小說創
作涉及多個門類,還創作過
新武俠小說《釵光劍影》《
血濺銅沙島》,以及《二舅
》《第三者》《劉瞎子開眼
》《第十六樁婚事》等一批
中短篇小說。
秦瘦鷗嫻熟外文,是成
功的文學翻譯家,他翻譯過
法國作家小仲馬《茶花女插
圖本》,英國作家依茄·華
雷斯(Edgar Wallace,現譯
為埃德加·華萊斯)所著的華
雷斯偵探系列《殘燭遺痕》
《萬事通》《四義士》等,
美國作家茄特納著長篇小說
《怪新娘》。他從英文版翻
譯的晚清長篇宮廷紀實文學
《御香縹緲錄》《瀛台泣血
記》,創造了暢銷書的傳奇
,一印再印,走進千家萬戶
,深受讀者的喜愛。
秦瘦鷗是一位被低估的
散文作家,無論志感、懷人
、談藝、記游,都以恬淡清
麗的文筆呈現,筆端常帶感
情。青年秦瘦鷗正逢風雷激
盪、晨光初展的大革命時期
,受革命思潮的洗禮,他作
品中的進步傾向是十分鮮明
的。1928年春天,嘉定西
鄉農民在中共嘉定縣委的組
織領導下,貫徹黨中央「八
七會議」指示,開展了以「抗
租、抗債、抗糧、抗捐、抗
稅」為內容的「五抗鬥爭」。
張來方是「五抗鬥爭」的領導
者、共產黨員張吉人、張漱
川的胞兄,時任國民黨嘉定
縣黨部執行委員、縣農民協
會籌備委員,他是一位同情
和掩護共產黨人的國民黨左
派,倡導勞工神聖、農民翻
身,創辦進步報刊《苦惱報
》。「五抗鬥爭」爆發后,張
來方受張吉人、張漱川牽連
,加之《苦惱報》被反動當
局認為「該報是否為共產黨
機關報?」因而受到國民黨
反動派的殘酷迫害,于
1928年4月15日含怨自盡。
身在上海的秦瘦鷗聞訊后悲
憤填膺,不懼危險,立即寫
成了《嘉定張烈士來方傳略
》一文,五天後,即刊于《
福爾摩斯》雜誌上。文中高
度評價張來方「其志可佩,
其情可憐,赤心昭昭,浩氣
常存」。其時「五抗鬥爭」剛
被反動當局鎮壓下去,面對
嚴酷的白色恐怖,秦瘦鷗撰
寫此文的風險可想而知。
秦瘦鷗散文的風格受到
筆記小說和明清小品文傳統
影響,詠物敘事,都娓娓動
聽。他的散文隨筆集有《晚
霞集》《海棠室閑話》《戲
迷自傳》等,均為晚年所作
。《晚霞集》以懷念已故文
友為主,歌當今施政,咒十
年動亂;《海棠室閑話》記
述早歲及故鄉風物的篇什居
多,桑梓情深,文筆婉約雋
永,爐火純青。他寫于
1992年的《深潛心底的鄉
思》,文采斐然,以詩一般
的語言傾訴了濃得化不開的
鄉愁,尤為出色。秦瘦鷗是
一個戲迷,《戲迷自傳》是
一部自傳體的散文集,文字
淺顯,率性成文,注入了深
沉的情感,如他所言:「收
在這個集子里的六十七篇短
文,我自覺是晚年所撰最愜
意的文章。」
秦瘦鷗有多方面的造詣
,他也擅長文學批評和古籍
整理。他的《小說縱橫談》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