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在日本的譯介活動開展時間較早,持續時間較長。本書階段性梳理和分析了「五四」新文學運動后與之有關的譯介、出版及接受等情況,記述譯介沿革,討論譯介模式,總結學術趨勢,為中國文學的國際傳播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等國家戰略提供了學理支持。書中指出了日本主要圖書館館藏信息、日本學界統計結果中的十余處紕漏,避免了「認知偏差」的繼續傳播;另有約50項(組)具有獨創性的信息統計,包括于學界首次精確計算出截至2022年11月已設置日語專業(本科)的中國高校數量(525所)等,為創建、完善中國自主的學術資料庫,推動中國文學的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提供了必要條件。書中所提創建「文學譯介國家隊」等建議對今後工作具有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鮑同(1978-),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翻譯協會會員、對外話語體系研究委員會委員。曾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櫻美林大學、吉林大學。(日)關西學院大學訪問學者。(日)Simul Academy口譯培訓班學員。參与多項口譯、筆譯的實踐,編譯,評審及語料庫研發等工作。研究方向為翻譯學、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計算語言學。曾出版專著一部,于核心期刊、集刊上發表中外文學術論文約三十篇,主持期刊固定欄目,撰寫專項稿件多篇。參編翻譯專業資格類、IT類日語教材近十部。主持、參与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的重大、重點、一般等各類科研項目多項,曾獲省部級等各類獎項多項。目錄
第1章 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