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訓注的古今字材料進行了全面分析,共整理統計出1091組古今字,確定了每一組古今字的字形和義項,並從字用系統的角度分析了每一組古今字的字際關係,建立了《古今字表》。對段玉裁有關古今字的學術觀點進行了系統梳理,總結出段玉裁的古今字概念就是記錄同一個義項的不同時代的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不同用字。古今字之間的字形關係是多種多樣的,構成古今字的核心是古字和今字的共同義項,離開了這個義項,則無所謂古字和今字。古今字與古今字體、古今語、正俗字等概念既有聯繋又有區別。異體字、通假字、同源字、分化字等只是可以充當古今字的材料或條件,跟古今字屬於不同的範疇。古今字的關係是變化的,古字和今字的存廢是有原因和規律的。作者簡介
劉琳,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二〇〇七年于陝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任教至今。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漢語國際教育。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代訓注古今字彙纂及資料庫建設』等,主持『基於漢字職用理論的段玉裁訓注的古今字研究』等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雙語課程建設等多項科研項目,參与編著《古漢語字詞典》《十三經辭典·春秋左傳卷》《漢語基礎知識研讀》等工具書及教材,發表専業論文《古今字字際關係例釋》等多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