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媒體與社會
ISBN:978752281538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謝耘耕 陳虹
頁數:37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5113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是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集刊,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新媒體與社會(第30輯)》特別聯合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五所全國知名政法學府,共同推出「大數據時代知識產權保護與規制」專欄,以深入探討大數據和智能時代的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邊界問題,內容涉及著作權法中的媒體規則、短視頻與知識產權、搜索引擎的法律規制、人工智能與作品著作權、數字音樂服務平台獨家版權模式、學術出版的版權問題等。 「前沿觀察」欄目聚焦新時代熱點和前沿問題,本輯重點關注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演變與治理抉擇,國潮營銷在當下的機遇、挑戰與發展路徑以及計算政治宣傳對國家輿論安全的挑戰及應對。「學術沙龍」欄目兼收並蓄,側重從多領域、多視角探討新媒體與社會相關領域。本輯主要包括兩類主題:一是互聯網平台和數字交往問題,主要探討了數字化交往的倫理困境及重構以及媒介化交往的空間生產與文化實踐等;二是網路輿情相關問題,涉及網路熱帖話語結構和特徵、大數據技術在輿情監測領域的應用風險與風險規避。此外還對短視頻輿論傳播中的風險擴散及治理、網紅教師對知識付費平台用戶粘性的影響、新媒體環境下政法院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進行了探討。「個案研究」欄目則對《典籍里的中國》的視覺修辭進行了細緻入理的剖析。 《新媒體與社會》聚焦傳播學前沿,內容多元且豐富,既可作為學界、業界深入研究新媒體的參考資料,又可作為普通讀者了解新媒體、認知新媒體的案頭讀物。
目錄
前沿觀察
重訪互聯網平台:概念演變、發展階段、場景研判與治理抉擇 鍾瑛 徐陽
國潮營銷在當下的機遇、挑戰與發展路徑 蔡尚偉 張佳佳
計算政治宣傳對國家輿論安全的挑戰及應對 謝耘耕 李丹珉
專欄:大數據時代知識產權保護與規制
全媒體時代著作權法中的媒體規則及其變革 孫昊亮 宋景
知識短視頻版權保護的核心癥結及內生性治理路徑 彭煥萍 陳瑤
內容生產還是內容侵權:短視頻的自由與邊界 張雯 葉鵬 劉璟儀
短視頻知識產權侵權的類型與治理路徑 王繼周
信息聚合視角下搜索引擎的法律規制——以「自願法定許可」制度的新應用為路徑 孫棟
數字音樂服務平台獨家版權模式的反壟斷分析 鄭艷馨 雷鑰鑫
媒體融合下新聞特殊職務作品模式的優勢與優化 張俊發
開放獲取與學術出版模式的再造——基於多利益攸關方模式的分析 曹小傑 柯曉姍 楊晶茹
論人工智能作品的獨創性及其著作權歸屬——對現今和未來人工智能形態的思考 黃城
智能創作物構成作品的法律要件分析 符萬年 鞏旗
大數據時代著作權刑事保護的司法挑戰與建構路徑——基於78個刑事裁判的實證分析(2011~2021年) 蔡斐 王嘯洋
元宇宙空間二次創作短視頻版權保護的新困境及路徑展望 榮婷 李思寧 張爽
輿論戰將與維權展演:自媒體對知識產權的價值與邊界——對「抄襲」輿論事件的觀察 王莉
學術沙龍
身體互聯與心靈間距:數字化交往的倫理困境及重構 陳瑞華
基於會話分析的網路熱帖話語結構和特徵 劉銳
大數據技術在輿情監測領域的應用風險與風險規避 李丹珉 謝耘耕
媒介化交往的空間生產與文化實踐——有關微信朋友圈「位置」分享的探討 陳守湖 楊欣含
短視頻輿論傳播中的風險擴散及其治理 湯天甜 溫曼露
網紅教師對知識付費平台用戶粘性的影響研究——期望認同的中介作用 何國平 卓健 王書怡
新媒體環境下政法院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以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為例 歐陽紅玉 范玉吉
個案研究
平台社會語境下綠色冬奧議題的對外傳播研究 袁映雪 陳虹
文化意義與價值認同:《典籍里的中國》的視覺修辭 石磊 陳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