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棗產業發展問題研究-基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 劉妮雅 97875096876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管理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0968767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棗產業發展問題研究-基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
ISBN:9787509687673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劉妮雅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08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分析中國棗產業的流通模式,得出棗產業仍以傳統流通模式為主,與「合作社+農戶」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流通模式並存。不同流通模式下產業鏈各環節利益主體的利潤分配比例不均衡,為了解決利潤分配不均的問題,通過Shapley值法測算出各利益主體的合理利潤分配比例。經Shapley值優化后,棗農和加工商的利潤分配比例有較大幅度提升。中國棗產業鏈需要通過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創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產業組織化程度,來實現不同主體間利潤的合理分配。 本書採用季節調整法和HP濾波法深入剖析了棗的市場價格變化規律,發現市場價格呈現整體下滑、規律性波動的特徵,季節性變化特徵明顯,周期性波動規律呈現出波動頻率逐漸增高而波幅逐漸減少的特點。

作者簡介

王慧軍(1957—),男,河北懷來人,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農牧大學榮譽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資深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高端人才。 1975年參加工作,曾任河北農業大學科研處處長、主管科技副校長。2003年5月至2017年7月,任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院長。黨的十九大以來,任河北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組長,多次參与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組織協調調研報告30多篇,均得到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 參与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主持項目榮獲省級一等獎5項,另有5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編全國統編本科教材《農業推廣學》、專業碩士教材《農業推廣理論與實踐》等教材、著作20多部。是我國農業推廣學科的創始人之一。

目錄

1 導言
1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意義
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 2 1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現狀
1 2 2 中國棗產業的研究現狀
1 2 3 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1 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 3 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 3 2 研究內容
1 3 3 研究方法
1 3 4 技術路線圖
1 4 研究特色與創新之處
2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 1 概念界定
2 2 理論基礎
2 2 1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 2 2 經濟增長理論
2 2 3 一般均衡理論
2 2 4 產業競爭理論
2 2 5 可持續發展理論
3 中國棗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3 1 中國棗產業發展概況
3 1 1 棗產業發展階段
3 1 2 棗產業戰略地位
3 2 中國棗產業生產現狀
3 2 1 栽培區域高度集中
3 2 2 生產規模大幅提升
3 2 3 品種結構單一且亟須換代
3 3 中國棗產業市場流通現狀
3 3 1 流通體制有待健全
3 3 2 各利益主體間利潤分配不合理
3 4 中國棗產業的加工現狀
3 4 1 加工水平有待提高
3 4 2 精深加工品市場有待開發
3 5 中國棗產業出口貿易現狀
3 5 1 出口比重較低
3 5 2 出口貿易長期停滯
4 中國棗產業需求影響因素和有效需求分析
4 1 調研設計與數據說明
4 1 1 調研方法
4 1 2 數據來源說明
4 1 3 調研問卷設計
4 2 消費特徵分析
4 2 1 人口統計變數分析
4 2 2 消費行為變數分析
4 2 3 消費態度變數分析
4 3 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4 3 1 實證模型構建
4 3 2 交叉因素分析
4 3 3 變數選擇說明
4 3 4 模型結果分析
4 4 棗產業有效需求分析
4 4 1 市場需求現狀與需求特徵分析
4 4 2 基於情景分析法的市場需求量預期
4 4 3 市場需求潛力分析
5 中國棗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5 1 總量平衡有餘,品質結構矛盾突出
5 1 1 供給總量激增,增速呈放緩趨勢
5 1 2 品質結構矛盾突出
5 2 生產環節亟待降本增效
5 2 1 生產成本亟待降低
5 2 2 棗果品質亟待提高
5 3 產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低
5 3 1 生產經營方式有待轉型升級
5 3 2 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
5 3 3 價格波動幅度過大
5 4 國際市場有待開拓
5 4 1 國際市場出口乏力
5 4 2 亟待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監控體系
6 中國棗產業生產成本和收益分析
6 1 調研設計與數據說明
6 1 1 調研方法
6 1 2 數據來源說明
6 1 3 調研問卷設計
6 2 不同棗產區生產成本收益分析
6 2 1 成本比較分析
6 2 2 收益比較分析
6 3 與其他農作物的比較效益分析
6 3 1 新興棗產區的比較效益分析
6 3 2 傳統棗產區的比較效益分析
6 4 中國棗產業成本收益的影響因素分析
6 4 1 自然因素
6 4 2 技術因素
6 4 3 經濟因素
6 4 4 政策因素
6 5 不同棗產區生產優勢比較分析
6 5 1 資源稟賦優勢比較分析
6 5 2 專業化程度比較分析
6 5 3 組織管理方式比較分析
6 6 案例分析:酸棗產業
6 6 1 酸棗產業發展概述
6 6 2 酸棗產業成本收益分析
6 6 3 酸棗產業成本收益影響因素分析
7 中國棗產業流通特徵及利潤優化分配分析
7 1 中國棗產業的流通現狀分析
7 1 1 流通主體
7 1 2 流通渠道
7 1 3 流通模式
7 2 主要流通模式對比及特徵分析
7 2 1 主要流通模式對比
7 2 2 市場流通特徵分析
7 3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7 3 1 以大型批發市場為核心的傳統流通模式
7 3 2 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
7 4 不同流通模式下棗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
7 4 1 傳統流通模式的利潤分配
7 4 2 「合作社+農戶」模式的利潤分配
7 4 3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的利潤分配
7 5 棗產業鏈利潤優化分配分析
7 5 1 基於Shapley值法的利潤分配方案
7 5 2 不同合作狀態下的利潤分配計算
8 中國棗產業市場價格波動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
8 1 市場價格波動現狀
8 1 1 數據來源
8 1 2 市場價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8 2 研究方法
8 2 1 季節調整法
8 2 2 HP濾波法
8 3 基於HP濾波法的市場價格波動特徵分析
8 3 1 季節調整法下的價格特徵分析
8 3 2 基於HP濾波法的長期趨勢和周期性分析
8 4 市場價格波動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8 4 1 市場價格波動規律
8 4 2 市場價格波動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9 主要結論與對策建議
9 1 主要結論
9 1 1 供求結構性失衡是制約棗產業發展的根本問題
9 1 2 棗產品需求結構升級,消費具有發展潛力
9 1 3 棗產業生產發展高度集中,區域比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