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我國刑法規定和刑事司法實踐,將理論知識講授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力求緊貼行業實踐需要,緊貼學生學習和成長需要,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與刑法課程教學相配套。全書共十六章,涉及數十個判例,每個案例為一節,分別按照「案情介紹—爭議焦點—裁判結果與理由—案件評析—相關法律規範」的寫作體例展開,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書中精選了大量典型的案例,有一些是引起較高社會關注度的案例,如「崑山反殺案」「天津老太氣槍案」「于歡案」等。案例分析部分則在堅持我國刑法通說理論的基礎上,全面介紹刑法學界已成定論的理論,針對重點問題,如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正當防衛、共同犯罪等,加大論述分量,力求說清說透。作者簡介
彭文華,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人。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及博士后。兼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蘇州市委政法委法律顧問、蘇州市和張家港市政府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公安局法律專家顧問、蘇州市信訪局疑難刑事案件法律諮詢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重點領域為犯罪定量、犯罪論體系、量刑及人工智能刑法等。 在《法學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等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60餘篇,約20餘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刑事法學》等轉載。獨著、合著、主編、副主編《犯罪既遂原理》《犯罪構成本原論及其本土化研究》《刑法總論》《刑法分論》等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6項。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2012~2016)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勵。曾赴韓國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目錄
第一章 刑法解釋和刑法效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