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南北朝文官銓選與文人息息相關,兩者的聯繫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數方外文士終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員、思想者、士林名流、鄉邦領袖等多重身份於一身,在儒家進取價值體系復振與世俗官本位觀念驅使下,士人一般都會通過仕前教育的知識、技能儲備,然後接受官方資格審察、薦舉、銓選、策試、複審,繼而具備候補官員的資格,直至最終釋褐起家。 本書總結了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學關聯的內外緣由及表現,充分揭示南北朝選官制度的類型及文教動機、銓選程序與官場生態及士人心態的內在關聯,並對南北朝銓選制度、官署運作、選官文化對文學的影響進行專題研究。南北朝選官制度承續漢晉舊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過對世族政治、士格官習、文氣風尚的滲透與耦合,形成了這一時期頗具特色的「選官-文學」混合體,並對後世文壇格局演進、文尚批判與轉換、文論範疇增擴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目錄
序 杜澤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