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伏爾泰文選》主要內容包括性格,熱情,偏見,欺騙,自愛,友誼,愛情,相信,等。
目錄
性格
熱情
偏見
欺騙
自愛
論奢侈
友誼
愛情
相信
吃人的人
論常識
論法律
論平等
德行
論思想的自由
論美
論宗教
論迷信
論寬容
感覺
夢
論先知
論亞伯拉罕
論大衛
論摩西
地球上發生的變化
無神論者
鄉村教士
信仰自由
論靈魂
論命運
論宗教法庭
論迫害
論暴政
國家·政府
故鄉·祖國
論中國
文學和作家
論哲學家
致盧梭
查第格
如此世界
老實人
精彩書摘
《伏爾泰文選》:
寬容是什麼?它是人性的特點。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缺點和錯誤,讓我們互相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
法利賽人、印度人、猶太人、伊斯蘭教徒、中國自然神論者、婆羅門、希臘基督徒、羅馬基督徒、基督教新教徒和貴格會教徒,他們在阿姆斯特丹、倫敦、蘇拉特和巴士拉的證券交易所互相做生意,可他們並沒有為他們各自的宗教爭取靈魂而拔刀互相毆鬥。我們為什麼自尼西亞會議以來就一直不停地互相殘殺呢?
康斯坦丁以頒布允許所有宗教存在的法令開始,卻以迫害而告終。在他以前,官方反對基督徒只是因為後者在國內開始形成一個黨派。羅馬人允許各種崇拜,甚至是他們如此蔑視的猶太人和埃及人的崇拜。為什麼羅馬人寬容這些崇拜?這是因為埃及人和猶太人都沒有試圖消滅羅馬帝國的古代宗教。他們並不忙於使別人改變宗教信仰,他們只考慮著賺錢。但基督教徒毫無疑問地想讓他們的宗教佔主宰地位。猶太人不想在耶路撒冷建立朱庇特的雕像,但基督教徒不想讓它在議會大廈(立法機關會議的建築)里存在。聖托馬斯誠實地承認:如果說基督教徒沒有推翻羅馬皇帝,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他們的觀點是: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成為基督教徒。所以在整個世界皈依基督教以前,他們必然是全世界的敵人。
在爭論的每個細節上他們彼此也是敵人。耶穌應該被看成神嗎?那些否認這點的人被詛咒為伊比奧尼派,而伊比奧尼派又詛咒崇拜耶穌的人。他們中有些人希望財產共有,就像使徒時代所說的那樣。他們的反對者稱他們為尼古拉坦,指控他們犯有最卑鄙無恥的罪行。其他人則追隨一種神秘的信仰,他們被稱作相信靈知的人,並遭到猛烈的攻擊。馬西昂討論的三位一體的問題,也被叫作偶像崇拜者。
德爾圖良、普拉克塞、奧里庚、諾瓦特斯、諾瓦第安、薩貝里斯和多納圖斯在康斯坦丁以前都受到過他們同事的迫害;康斯坦丁剛剛使得基督教盛行開來,亞大西信派和奧伊澤比亞斯就把彼此撕成碎片。從那時起至今,基督教就血流不斷。
我承認猶太人很野蠻。他們毫無憐憫地屠殺一個可憐小國的居民,他們無權佔有該國就如同他們無權佔有巴黎或倫敦一樣。然而,當馬蒙7次跳進約旦河中治愈了麻風時,為了向告訴他這個秘密的以利沙表示感謝,他告訴以利沙他將出於感激而崇拜猶太人的上帝,但他要保留崇拜他國王的上帝的權利,他請求以利沙允許他這樣做,而先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猶太人崇拜他們的上帝,但他們對每個民族有自己的上帝絲毫不感到吃驚。他們認為基抹把一片地區給予摩亞人是合適的,只要上帝也給他們一塊土地就行了。雅各毫不猶豫地娶了一個偶像崇拜者的女兒。拉班有自己的上帝,就如同雅各有自己的上帝一樣。在這裏,我們有所有古人中最不寬容的、最殘酷的人民寬容的例子。我們學習了這個民族荒謬的狂亂,卻沒有學習它的寬容。
因為所持意見不同而迫害他同伴的人是殘忍的人,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政府、行政官員和國王,他們對於那些宗教信仰不同的人該如何是好呢?如果他們是有勢力的外國人,國王肯定會和他們結成同盟。篤信基督教的弗朗索瓦一世和伊斯蘭教徒聯合起來反對篤信天主教的查理五世。弗朗索瓦二世從經濟上資助德國的路德教教友,幫助他們造皇帝的反,但是開始時他根據習俗在他本國燒死了路德教教友。他在薩克森資助他們是出於政治原因,他在巴黎燒死他們也是出於政治原因。但是發生了什麼事呢?迫害使得人們改變宗教信仰:法國很快就有了許多新教徒。開始,新教徒屈從於被絞死,然後他們又絞死別人。內戰接踵而至,接著聖巴多羅買和世界的這一角很快變得比古人和今人所描述的地獄還要糟。
毫無理智的人們,你們從未能夠向創造了你們的上帝進行純潔的崇拜!卑鄙的人們,你們從未虛心地向諾亞克茨、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法利賽人和所有智人學習過!殘忍的人們,你們需要迷信就如同烏鴉的嗉囊需要腐肉一樣!我已經告訴你們了,我沒有別的可說的了:如果你們中間有兩種宗教,它們會互相割斷彼此的喉嚨,如果你們有30種宗教,它們會相安無事。看看大特克,他統治著法利賽人、印度人、希臘基督教徒、聶斯脫利派和羅馬天主教徒。只要將試圖製造混亂的第一個人釘在十字架上,所有的人便都平靜了。